锦囊计
【拼音】:jǐn náng jì
【注音】:ㄐ一ㄣˇㄋㄤˊㄐ一ˋ
【结构】:锦(左右结构)囊(上中下结构)计(左右结构)
【繁体】:錦囊計
词语解释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基础解释见/'锦囊妙计/',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引证解释⒈见“锦囊妙计”。
综合释义见“锦囊妙计”。机密而能解决紧急问题的完善计策。《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他的那点聪明,本不在何玉凤姑娘以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
汉语大词典见“锦囊妙计”。《汉语大词典》:锦囊妙计(锦囊妙计) 拼音:jǐnnángmiàojì封在锦囊中的神妙计策。常比喻预先安排下的应付意外、解救危急的有效方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人》:“假若你是这个司务长,看你的锦囊妙计吧。”亦省作“锦囊计”。川剧《谭记儿·定计》:“妾身自有锦囊计,要使他满船空载明月归!”
其他释义1.见'锦囊妙计'。
读音:jǐn
[jǐn]
(1)(名)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形)色彩鲜明华丽:~霞|~缎。
读音:náng,nāng
[náng]
[ náng ]1. 口袋:药囊。探囊取物。囊空如洗。囊括。
2. 〔囊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
3. 像口袋的东西:胆囊。胶囊。囊肿。
[ nāng ]1. 〔囊膪〕猪的乳部肥而松软的肉。
2. 〔囊揣〕a.虚弱,懦弱;b.同“囊膪”。
读音:jì
[jì]
(1)(动)计算:核~|共~|数以万~。
(2)(名)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时~|体温~|晴雨~。
(3)(名)主意;策略;计划:~策|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
(4)(动)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
(5)(J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