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襦
【拼音】:luó rú
【注音】:ㄌㄨㄛˊㄖㄨˊ
【结构】:罗(上下结构)襦(左右结构)
【简体】:罗襦
【繁体】:羅襦
词语解释丝质的短衣。罗襦[luórú]⒈绸制短衣。⒉细密的网。
引证解释⒈绸制短衣。引《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薌泽。”唐温庭筠《菩萨蛮》词:“新贴綉罗襦,双双金鷓鴣。”清黄遵宪《拜曾祖母墓》诗:“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璫,红裙絳罗襦,事事女儿妆。”⒉细密的网。引《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襦,细密之罗。襦读为繻。”
网络解释罗襦罗襦,汉语词汇。
释义1、绸制短衣。2.细密的网。
综合释义绸制短衣。《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薌泽。”唐温庭筠《菩萨蛮》词:“新贴綉罗襦,双双金鷓鴣。”清黄遵宪《拜曾祖母墓》诗:“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璫,红裙絳罗襦,事事女儿妆。”细密的网。《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襦,细密之罗。襦读为繻。”
汉语大词典(1).绸制短衣。《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唐温庭筠《菩萨蛮》词:“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清黄遵宪《拜曾祖母墓》诗:“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2).细密的网。《周礼·夏官·罗氏》:“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襦,细密之罗。襦读为繻。”
国语辞典罗襦[luórú]⒈丝质的短衣。引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辞典修订版丝质的短衣。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其他释义1.绸制短衣。2.细密的网。
1.后者述说夜里纵酒的情况,是“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2.他如摹绘玉钗金屋,刻画芗泽罗襦,靡靡焉几令读者心荡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亵,不可得也。
3.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4.当下半推半就,一任燕帖木儿所为,罗襦代解,芗泽犹存;檀口微开,丁香半吐,脂香满满,人面田田,谐或意外姻缘,了却生前宿孽。
5.罗襦裳媚娇谯楼鼓敲梨蕊三分白梅花一楼魂琼轩鹦鹉画眉深浅藤。
6.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綉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
7.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
8.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
9.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10.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罗襦造句
读音:luó
[luó]
1. 捕鸟的网:罗网。
2.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3.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4. 散布:罗列。
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6. 用罗筛东西:罗面。
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9. 同“脶”。
10. 姓。
读音:rú
[rú]
(名)〈书〉短衣、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