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官
【拼音】:yán tiě guān
【注音】:一ㄢˊㄊ一ㄝˇㄍㄨㄢ
【结构】:盐(上下结构)铁(左右结构)官(上下结构)
【繁体】:鹽鐵官
词语解释1.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盐铁官[yántiěguān]⒈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
基础解释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
引证解释⒈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引《史记·平準书》:“﹝桑弘羊﹞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汉书·食货志上》:“﹝元帝﹞二年,齐地饥,穀石三百餘,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后汉书·郑众传》:“是时肃宗议復盐铁官,众諫以为不可。”
网络解释盐铁官盐铁官,读音yántiěguā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
综合释义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史记·平準书》:“﹝桑弘羊﹞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汉书·食货志上》:“﹝元帝﹞二年,齐地饥,穀石三百餘,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后汉书·郑众传》:“是时肃宗议復盐铁官,众諫以为不可。”
汉语大词典古代掌管盐铁的官员。《史记·平准书》:“﹝桑弘羊﹞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汉书·食货志上》:“﹝元帝﹞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馀,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后汉书·郑众传》:“是时肃宗议复盐铁官,众谏以为不可。”
读音:yán
[yán]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读音:tiě
[tiě]
(1)(名)金属元素;符号Fe;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生~|熟~。
(2)(名)指刀枪:手无寸~。
(3)(形)形容坚硬;坚强:铜墙~壁|~人。
(4)(形)形容强暴或精锐:~蹄|~骑。
(5)(形)形容确定不移:~案如山。
(6)(Tiě)姓。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