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盖
【拼音】:qián gài
【注音】:ㄑ一ㄢˊㄍㄞˋ
【结构】:钤(左右结构)盖(上下结构)
【繁体】:鈐蓋
词语解释1.谓盖印。钤盖[qiángài]⒈谓盖印。
基础解释谓盖印。
引证解释⒈谓盖印。引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专辑》:“伪书用印两颗,铃盖不合式。”
网络解释钤盖钤盖,是汉语词汇,拼音是qiángài,解释为盖印。
网友释义新华乡位于腾冲南部,距离县城56公里,东与蒲川相邻,南与龙陵县河头乡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与梁河县小厂、平山乡接壤。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16公里。新华地形地貌因其四周群山环抱,形似灶上的铁锅,又名“小蒲窝”。新华地质构造复杂,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带火山区,境内多山,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将全境分割成南北走向的山间盆地、河谷。坝区占全乡总面积的4%,山区和半山区占96%,全乡海拔高差大,最低海拔930米,最高海拔2250米,境内立体气候突出。乡政府所在地为新华集镇中心,平均海拔1290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由于高黎贡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及受孟加拉弯暖气流的影响,新华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多湿气候,具有明显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797.8毫米,年日照数2281小时,无霜期309天,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具有地热河谷热区气候又有温凉带气候的立体气候。
汉语大词典谓盖印。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专辑》:“伪书用印两颗,铃盖不合式。”
1.“墨迹本”中该字与“世家”二字印一样,钤盖时与原纸边缘也留有较大距离,分明刻了一枚尚不到原印四分之一大小的印章,不是骑缝印。
2.在外地镌版,如《戊午吟草》封面题“庚申秋月刻于京师”,钤盖“天津金氏雕印”朱文长方印和“屏庐学人”白文方印。
3.鲁迅曾钤盖于所藏碑额拓片上。
4.“咸阳一炬凭三户,荆楚千秋忆九歌”,并钤盖以葛老所赠印章(见图2)。
5.“咸阳一炬凭三户,荆楚千秋忆九歌”,并钤盖以葛老所赠印章(见图2)。[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6.鲁迅曾钤盖于所藏碑额拓片上。(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qián
[qián]
(1)(名)图章。
(2)(动)盖(图章)。
读音:gài,gě,hé
[gài]
[ gài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2. 伞:雨盖。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4. 压倒,超过:盖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
6. 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
7. 造(房子):盖楼。翻盖。
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盖闻”;②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 gě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 hé ]1.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