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遇
【拼音】:juàn yù
【注音】:ㄐㄨㄢˋㄩˋ
【结构】:眷(上下结构)遇(半包围结构)
【简体】:眷遇
【繁体】:眷遇
词语解释1.亦作'睠遇'。2.殊遇;优待。
基础解释亦作/'睠遇/'。殊遇;优待。
引证解释⒈亦作“睠遇”。殊遇;优待。引《北史·房彦谦传》:“忝蒙眷遇,輒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唐白居易《祭李司徒文》:“契阔绸繆,三十餘载……眷遇既深於常等,痛愤实倍於众情。”宋丁谓《丁晋公谈录》:“真宗闻之,甚喜,弥加睠遇。”元虞集《赠别兵部崔郎中暂还高丽即回中朝》诗:“眷遇忘身得,危难欲手援。”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日下既蒙新眷遇,海边休忘旧知音。”
网络解释眷遇眷遇,读juànyù,是汉语词汇,出自《北史·房彦谦传》,解释为:优待。
汉语大词典亦作“眷遇”。殊遇;优待。《北史·房彦谦传》:“忝蒙眷遇,辄写微诚,野人愚瞽,不知忌讳。”唐白居易《祭李司徒文》:“契阔绸缪,三十馀载……眷遇既深于常等,痛愤实倍于众情。”宋丁谓《丁晋公谈录》:“真宗闻之,甚喜,弥加眷遇。”元虞集《赠别兵部崔郎中暂还高丽即回中朝》诗:“眷遇忘身得,危难欲手援。”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日下既蒙新眷遇,海边休忘旧知音。”
国语辞典礼遇、厚待。
辞典修订版礼遇、厚待。《宋史.卷三四一.傅尧俞传》:「英宗眷遇尧俞,尝雪中赐对,尧俞自东庑升,英宗倾身东向以待。」唐.白居易〈祭李司徒文〉:「眷遇既深于常等,痛愤实倍于众情。」
1.迁延岁月,而机不留,是得不长太息哉!中兴以来,诸大将宣皇威,敌王气,垂功名与竹帛,纪勋伐于金石,眷遇始终,无遗憾者!独此四臣,或困于谗,或抑于媢嫉。
读音:juàn
[juàn]
(1)(名)亲属:家~。
(2)(动)关心;挂念:~念|~恋。
读音:yù
[yù]
(1)(动)相逢;遭遇:相~|~雨|~险。
(2)(动)对待;款待:待~|优~。
(3)(名)机会:机~|际~。
(4)(Y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