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剔
【拼音】:kūn tī
【注音】:ㄎㄨㄣㄊ一
【结构】:髡(上下结构)剔(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髠'。亦作'髠薙'。2.谓剃去头发。
基础解释亦作/'髠/'。亦作/'髠薙/'。谓剃去头发。
引证解释⒈亦作“髠薙”。谓剃去头发。引《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爱姪微愆,髡剔谢罪。”《后汉书·冯鲂传》:“襃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鑕,将其众请罪。”李贤注:“谓剃去髮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曾左之师,摧陷洪氏,復从髠薙。”
网络解释髡剔髡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ūntī,是指剃去头发。
综合释义亦作“髠薙”。谓剃去头发。《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爱姪微愆,髡剔谢罪。”《后汉书·冯鲂传》:“襃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鑕,将其众请罪。”李贤注:“谓剃去髮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曾左之师,摧陷洪氏,復从髠薙。”
网友释义髡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ūntī,是指剃去头发。
汉语大词典亦作“髡薙”。谓剃去头发。《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爱侄微愆,髡剔谢罪。”《后汉书·冯鲂传》:“褒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锧,将其众请罪。”李贤注:“谓剃去发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曾左之师,摧陷洪氏,复从髡薙。”
读音:kūn
[kūn]
古代一种把头发剃光的刑罚。
读音:tī
[tī]
(1)(动)分解骨肉;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
(2)(动)从缝隙里往外挑。
(3)(动)剔除。
(4)(名)汉字的笔画。即挑(t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