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拙
【拼音】:lǎn zhuō
【注音】:ㄌㄢˇㄓㄨㄛ
【结构】:懒(左右结构)拙(左右结构)
【繁体】:懶拙
词语解释疏懒笨拙。懒拙[lǎnzhuō]⒈疏懒笨拙。
引证解释⒈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藏拙自适。引宋范成大《晚集南楼》诗:“懒拙已成三昧解,此生还证一圆通。”⒉嬾拙:疏懒笨拙。引唐杜甫《发秦州》诗:“我衰更嬾拙,生事不自谋。”一本作“懒拙”。明刘基《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清汪懋麟《焦山》诗之一:“夙负嬾拙性,人事厌城郭。”
网络解释懒拙懒拙,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怠惰笨拙。
综合释义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藏拙自适。宋范成大《晚集南楼》诗:“懒拙已成三昧解,此生还证一圆通。”嬾拙:疏懒笨拙。唐杜甫《发秦州》诗:“我衰更嬾拙,生事不自谋。”一本作“懒拙”。明刘基《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清汪懋麟《焦山》诗之一:“夙负嬾拙性,人事厌城郭。”
汉语大词典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藏拙自适。宋范成大《晚集南楼》诗:“懒拙已成三昧解,此生还证一圆通。”懒拙:疏懒笨拙。唐杜甫《发秦州》诗:“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一本作“懒拙”。明刘基《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懒拙更无比。”清汪懋麟《焦山》诗之一:“夙负懒拙性,人事厌城郭。”
其他释义1.疏懒笨拙。
读音:lǎn
[lǎn]
(1)(形)懒惰:腿~|好吃~做。
(2)(形)疲倦;没力气:身子发~;大概是感冒了。
读音:zhuō
[zhuō]
(1)(形)笨:~笨|手~|眼~。
(2)(形)谦辞;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笔|~译|~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