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头
【拼音】:jī tóu
【注音】:ㄐ一ㄊㄡˊ
【结构】:矶(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
【繁体】:磯頭
词语解释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矶头[jītóu]⒈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⒉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堆。
基础解释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堆。
引证解释⒈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引唐常建《戏题湖上》诗:“湖上老人坐磯头,湖里桃花水却流。”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吕洞宾﹞因和那樵夫饮了几盃酒,不觉的醉了。咱脱下这簑衣来铺着,就这磯头上睡一觉。”明陈所闻《解三酲·寿方啸门》套曲:“非带雨磯头垂钓,便分泉种竹庭皋。”⒉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网络解释矶头矶头,汉语词汇,指的是三面环江,一面连接江岸的地方;或指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
综合释义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唐常建《戏题湖上》诗:“湖上老人坐磯头,湖里桃花水却流。”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吕洞宾﹞因和那樵夫饮了几盃酒,不觉的醉了。咱脱下这簑衣来铺着,就这磯头上睡一觉。”明陈所闻《解三酲·寿方啸门》套曲:“非带雨磯头垂钓,便分泉种竹庭皋。”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汉语大词典(1).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唐常建《戏题湖上》诗:“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吕洞宾﹞因和那樵夫饮了几杯酒,不觉的醉了。咱脱下这蓑衣来铺着,就这矶头上睡一觉。”明陈所闻《解三酲·寿方啸门》套曲:“非带雨矶头垂钓,便分泉种竹庭皋。”(2).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垛堆。
其他释义1.矶上;亦指矶的前头一部分。2.保护河岸﹑堤防和滩地的靠岸较短建筑物。也叫鸡嘴坝﹑马头或?堆。
1.不瞒师父,其实这矶头万家村,就是老朽的曾祖父从赣州到此开基立业的,后来又有几家同族搬迁到这里来了。
2.矶头山桥位处河道单一,深泓、深槽基本稳定,桥址河势及航道条件等优于龙窝湖桥位,评审组最终同意二桥桥址选在矶头山桥位。
3.双双鸿雁,哀鸣在沙渚矶头;对对鹡鸰,倦宿在败荷汀畔。
4.芦叶萋萋,蓼花瑟瑟,沙渚矶头,鸿雁哀鸣;败荷汀畔,鹡鸰倦宿。
5.陵河矶头落照,胡阳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6.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观音矶头又是荆江最险之处。
7.信步观音矶头,大堤护栏侧面伸出两块方形石碑,上刻1998年长江大水水位线,基本已同护栏平行……
8.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纳兰容若
9.洪峰过荆州大堤很平稳7月20日上午清早,在荆江险段的观音矶头,江水奔腾,堤上看水的群众从容自如。
10.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
读音:jī
[jī]
(名)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中的石滩。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