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茬
【拼音】:diào chá
【注音】:ㄉ一ㄠˋㄔㄚˊ
【结构】:调(左右结构)茬(上下结构)
【繁体】:調茬
词语解释1.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调茬[diàochá]⒈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
基础解释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
引证解释⒈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引李準《不能走那条路》五:“‘爹!咱那谷子割后,那块地种成豌豆吧?’……他知道儿子是来和解来了,就慢悠悠地说:‘行吧,那地就得调调茬。’”
网络解释调茬调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àochá,是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
综合释义农业术语。轮作,调换茬口。李準《不能走那条路》五:“‘爹!咱那谷子割后,那块地种成豌豆吧?’……他知道儿子是来和解来了,就慢悠悠地说:‘行吧,那地就得调调茬。’”
1.洛宁是传统产烟区,但以前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注意轮耕调茬,造成土地严重板结,烟叶产量大幅下降,甚至赔钱的痛苦结局。
2.“现在正利用农民“三秋”调茬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小集瓜菜的特色优势,影响带动周边村,发展大棚瓜菜,共同做大小集瓜菜品牌。
3.“轮茬是有效缓解土壤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举措,但由于每个地区适宜种植品种有限,调茬后可能无法和市场对接,影响农民收益。
4.烟叶长盛不衰,坚持轮作调茬是基础。
5.不少农户留足自食自用粮田,正酝酿通过调茬轮作、改进生产技术等方式方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特色蔬菜种植面积。
6.民乐县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以其投入少、收益高、能节水、易调茬等优势,2012年种植面积达11万亩,今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
7.60年代水平,那些职工就像陕北农民一样,土得调茬;穷得像沿海农民工。
8.南街村围绕即食粉丝生产项目,抓住麦收后农作物调茬的有利时机,在繁城镇等乡镇建立了15万亩的高淀粉脱毒红薯生产基地。[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53156/]
9.南街村围绕即食粉丝生产项目,抓住麦收后农作物调茬的有利时机,在繁城镇等乡镇建立了15万亩的高淀粉脱毒红薯生产基地。
10.不少农户留足自食自用粮田,正酝酿通过调茬轮作、改进生产技术等方式方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特色蔬菜种植面积。www.chazidian.com/zj-53156/造句网
读音:tiáo,diào
[diào]
[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读音:chá
[chá]
(1)(名)(~子)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麦~儿|刨~子。
(2)(量)指在同一块地上;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一次叫一茬:换~|调~。
(3)同‘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