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农半牧区
【拼音】:bàn nóng
词语解释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半农半牧区(半農半牧區)[bànnóngbànmùqū]⒈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
网友释义半农半牧区又称农牧交错区,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出现的以典型景观为特征的自然群落与人工群落相互镶嵌的生态复合体。
1.科尔沁草原受垦种影响终成半农半牧地区,所以民歌中带有浓厚的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生活元素。
2.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为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适于放牧的草原区,以及半农半牧区、林区等.
4.阿坝州半农半牧区自然资源条件独特,畜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5.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区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
6.1980年被兰州市批准为半农半牧区,现有各种羊只8万只.
7.指出了西夏具体的经济区划:鄂尔多斯、阿拉善高原为畜牧区,宋夏沿边、河西走廊为半农半牧区、宁夏平原为农耕区。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8.半农半牧区,农业主产青稞、小麦、油菜子,畜种有牦牛、绵羊.
读音:bàn
[bàn]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读音:nóng
[nóng]
(1)(名)农业:~村|~场|~具|~林|~忙|~田|~闲|~械|~学|~药|~产品。
(2)(名)农民:~会|~协|~夫|~妇。
(3)(名)(Nónɡ)姓。
读音:bàn
[]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读音:mù
[]
(动)放牧;畜牧:~草|~场|~奴|~人|~羊|~业。
读音:qū,ōu
[]
[ qū ]1. 分别:区分。区别。
2. 地域:地区。区划。
3. 〔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4.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 ōu ]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