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地带性
【拼音】:chuí zhí
词语解释指达到一定高度的山地,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及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主要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引起,也与不同高度和坡向的水分条件变化有关。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帶性)[chuízhídìdàixìng]⒈指达到一定高度的山地,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及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主要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引起,也与不同高度和坡向的水分条件变化有关。
网友释义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
1.并在专家认可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玉米春播特早熟区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提出“生态类型亚区”及规范应用建议。
2.因此,进行山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考虑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3.探讨了浙江水生植物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4.茶树的分布具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5.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垂直地带性岩溶生态特征明显。
6.认为干旱区土壤分布具明显的空间垂直地带性及径向分布规律。
7.水平地带性主要影响以致控制灾害的不同类型,非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则主要影响各种灾害的成灾强度。
8.在山地区域进行旅游开发时,垂直地带性是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9.一般受海洋季风和湿润气候影响强烈的地区,草地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基本一致。
10.河南省自然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异,主要遵循水平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与垂直地带性规律。
读音:chuí
[chuí]
(1)(动)耷拉下来:~柳。
(2)(动)留传:人民英雄永~不朽。
(3)(副)将、将要:~老。
(4)(名)敬辞;用于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念。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dì,de
[]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dài
[]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读音:xìng
[]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