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
【拼音】:mǎ yǐr
【简体】:马尾
【繁体】:馬尾
词语解释⒈ 马的尾巴。⒉ 菼的别名。⒊ 草名。⒋ 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马尾[mǎyǐ]⒈马的尾巴。⒉菼的别名。⒊草名。⒋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
基础解释1.马尾巴上的毛。2.像马尾巴的。
引证解释⒈ 马的尾巴。引:《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轂。”《后汉书·公孙述传》:“汉(吴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唐李贺《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⒉ 菼的别名。《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郑玄笺“菼,薍也”三国吴陆玑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鋭而细。引:扬州人谓之马尾。”⒊ 草名。⒋ 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引:《孽海花》第二四回:“我也想我国自法越战争以来,究竟镇南的小胜,不敌马尾的大败。”⒈马的尾巴。引《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轂。”《后汉书·公孙述传》:“汉(吴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唐李贺《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⒉菼的别名。《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郑玄笺“菼,薍也”三国吴陆玑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鋭而细。引扬州人谓之马尾。”⒊草名。⒋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引《孽海花》第二四回:“我也想我国自法越战争以来,究竟镇南的小胜,不敌马尾的大败。”
综合释义马的尾巴。《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汉墯水,缘马尾得出。」马江的别名。参见「马江」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马尾[mǎyǐrmǎwěi]马的尾巴。【造句】这长壁画上的战马,都把马尾剪短并扎起来。马尾[mǎyǐrmǎwěi]将头发扎束在后脑的一种发型【造句】她今天扎了一束马尾,看起来很清爽。 马尾[mǎyǐrmǎwěi]植物名。商陆科商陆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叶呈椭圆形,结深红紫色或黑色果实。根可入药。
汉语大词典(1).马的尾巴。《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后汉书·公孙述传》:“汉(吴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唐李贺《酬答》诗之一:“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2).菼的别名。《诗·卫风·硕人》“葭菼揭揭”郑玄笺“菼,薍也”三国吴陆玑疏:“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3).草名。(4).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孽海花》第二四回:“我也想我国自法越战争以来,究竟镇南的小胜,不敌马尾的大败。”
国语辞典⒈ 马的尾巴。引:《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汉墯水,缘马尾得出。」⒉ 马江的别名。参见「马江」条。⒊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马尾[mǎwěi]⒈马的尾巴。引《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汉墯水,缘马尾得出。」⒉马江的别名。参见「马江」条。⒊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
辞典修订版马的尾巴。《礼记.曲礼上》:「立视五巂,式视马尾,顾不过毂。」《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汉墯水,缘马尾得出。」马江的别名。参见「马江」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
辞典简编版马的尾巴。 【造句】这长壁画上的战马,都把马尾剪短并扎起来。将头发扎束在后脑的一种发型。 【造句】她今天扎了一束马尾,看起来很清爽。 ◎植物名。商陆科商陆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叶呈椭圆形,结深红紫色或黑色果实。根可入药。
英语horsetailcruppergulfweedponytailsea grape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Chinese red pine
其他释义1.马的尾巴。2.菼的别名。3.草名。4.指马尾港。在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闽江口内。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即发生于此。
1.长到有马尾来回摇荡,长到我做下去的时候头发挨着靠椅,长到当我穿套头毛衣时不得不把头发从毛衣里抽出来,长到足够去扎辫子。
2.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她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好朋友。她叫陈雅莉。她长得很漂亮,长长的马尾辫,前面留着流海儿。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凑成了天真可爱,能说会道的她。
3.此外,来自马祖的铁板大鼓队、马祖仁爱国小合唱团以及福州闽剧院、马尾童声合唱团还为观众献上了具有浓郁地方民俗风情的节目。
4.甚至连头发,也怕战斗时碍事,松松散散扎了个马尾。
5.兜风……杨秋忽然极为安闲,此刻在冰儿的斜后方仔细端倪她的侧面,蓝白的轻杉,披了有绒毛的披风,桃子刘海的侧面后面则是个长长的马尾,甚是漂亮精致。
6.对广东省大岭山桉树、马尾松、马占相思三种人工林进行样方调查,分析了林分结构特征并提出林分改造对策。
7.翻腾的乌云,像千百匹脱缰的烈马,在天池中奔驰,跳跃:有的俯首猛冲,有的昂首嘶叫,有的怒目圆睁扬起了前蹄,有的扬起鬃毛甩起了马尾。蹄一动,踢起了万朵银花;尾一扫,扬起了弥天大雪。
8.马尾连、茯苓、白术、忍冬藤、大腹皮、生大黄。
9.一年多的城市生活,她脸上的“高原红”已渐渐消退,尖瘦的脸日渐白皙,梳起马尾辫,穿着白色毛衣外套、小脚裤,开始有了城镇姑娘的模样。
10.十五六岁的样子,肌肤白皙,双马尾,娇小玲珑的身材。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wěi,yǐ
[yǐr]
[ wěi ]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 量词,指鱼:三尾鱼。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yǐ ]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