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徒
【拼音】:bó tú
【注音】:ㄅㄛˊㄊㄨˊ
【结构】:博(左右结构)徒(左右结构)
【简体】:博徒
【繁体】:博徒
词语解释赌徒。指低下者。博徒[bótú]⒈赌徒。⒉指低下者。
引证解释⒈赌徒。引《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唐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跡博徒,才名便远。”《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此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羣来聚视博徒何如人。”⒉指低下者。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於三代,而风雅於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网络解释博徒博徒,拼音是bótú,是指赌徒,也指低下者,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综合释义赌徒。《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唐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跡博徒,才名便远。”《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此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羣来聚视博徒何如人。”指低下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於三代,而风雅於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博徒[bótú]赌徒。《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些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
网友释义博徒,拼音是bótú,是指赌徒。
汉语大词典(1).赌徒。《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唐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此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2).指低下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国语辞典赌徒。博徒[bótú]⒈赌徒。引《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些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
辞典修订版赌徒。《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些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
其他释义1.赌徒。2.指低下者。
读音:bó
[bó]
(1)(形)多;丰富:渊~。
(2)(动)知道得多:~古通今。
(3)(形)〈书〉大:宽衣~带。
(4)(动)取得:聊~一笑。
(5)(名)指赌博:~徒|~局。
读音:tú
[tú]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