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
【拼音】:fāng zhōu
【注音】:ㄈㄤㄓㄡ
【词性】:名词。
【结构】:方(独体结构)舟(独体结构)
【简体】:方舟
【繁体】:方舟
词语解释方舟1〈书〉两船相并。方舟2[fāngzhōu]《圣经》故事中义士诺亚(Noah)为躲避洪水造的长方木柜形大船。方舟[fāngzhōu]⒈方舟1〈书〉两船相并。方舟2[fāngzhōu]《圣经》故事中义士诺亚(Noah)为躲避洪水造的长方木柜形大船。
基础解释1.两船相连。2.基督教旧约圣经「创世纪」说的诺亚方舟,是人类最早的水上航行器。
引证解释⒈两船相并。引《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成玄英疏:“两舟相并曰方舟。”汉班固《西都赋》:“方舟并騖,俛仰极乐。”《梁书·武帝纪上》:“郧城、竟陵间粟,方舟而下;江陵、湘中之兵,连旗继至。”唐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锦缆方舟渡,琼筵太乐张。”宋孔平仲《续世说·汰侈》:“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趍疾进者为胜。”清方文《留别宋子建徐闇公》诗:“春雨方舟海上来,簫声长近凤凰臺。”
综合释义两船相连。《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成玄英疏:“两舟相并曰方舟。”汉班固《西都赋》:“方舟并騖,俛仰极乐。”《梁书·武帝纪上》:“郧城、竟陵间粟,方舟而下;江陵、湘中之兵,连旗继至。”唐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锦缆方舟渡,琼筵太乐张。”宋孔平仲《续世说·汰侈》:“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趍疾进者为胜。”清方文《留别宋子建徐闇公》诗:“春雨方舟海上来,簫声长近凤凰臺。”
汉语大词典两船相并。《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成玄英疏:“两舟相并曰方舟。”汉班固《西都赋》:“方舟并骛,俛仰极乐。”《梁书·武帝纪上》:“郧城、竟陵间粟,方舟而下;江陵、湘中之兵,连旗继至。”唐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锦缆方舟渡,琼筵太乐张。”宋孔平仲《续世说·汰侈》:“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趍疾进者为胜。”清方文《留别宋子建徐闇公》诗:“春雨方舟海上来,箫声长近凤凰台。”
国语辞典两船相连。方舟[fāngzhōu]⒈两船相连。引《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二》:「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唐·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诗:「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⒉基督教旧约圣经「创世纪」说的诺亚方舟,是人类最早的水上航行器。英语ark德语Arche,Lade(S)法语ArchedeNoé
辞典修订版两船相连。《文选.王粲.七哀诗二首之二》:「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唐.陈希烈〈奉和圣制三月三日〉诗:「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基督教旧约圣经「创世纪」说的诺亚方舟,是人类最早的水上航行器。
英语ark
辞典简编版基督教旧约圣经「创世纪」所载的诺亚方舟的简称,是传说中人类最早的水上航行器。 【造句】传说诺亚得到神的指示而建造方舟,因此避开洪水来袭的灾难。
1.蜗牛凭坚忍不拔精神到达方舟。
2.最后,我们只剩下悔恨,和怀念。因为怀念地球时光的美好,人类把所有的时钟都带上方舟。但,其实人们都知道,就算收集全世界的钟,也收集不了,一秒钟。
3.方舟子的所有恶行必将自食其果。
4.方舟子是一名我很喜欢的作家,我只是不太理解他为何在生产谎言的土地上揭穿谎言,因我以为这是一件劳而无功的工作,他曾为此被人追杀,而他干着的是不拿薪的基础教育工作,这工作本应由国家机构使用国民交的税来做,他只是在为富人省钱。
5.“诺亚方舟”船舱中藏有诸多动物模型。
6.神记挂挪亚和挪亚方舟里的一切走兽牲畜,遂使风吹过大地,水渐渐退落。
7.开学了,踏上知识的沃土,尽情汲取;踏上学问的方舟,尽情驰骋;打开智慧的天线,尽情探索;走入学校的天地,好好学习。愿你开学大吉,一切顺利!
8.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的往上长,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
9.李成良慢条厮理地泡茶,方舟看着却发急,等他终于把茶倾入小小的杯里,他二指一拈拿起来便倒入口里。
10.但不得不先修好“方舟天使”号的反射炉再说。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zhōu
[zhōu]
(名)〈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