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文
【拼音】:bīng wén
【注音】:ㄅ一ㄥㄨㄣˊ
【结构】:冰(左右结构)文(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冰纹'。
基础解释亦作/'冰纹/',亦作/'冰文/'。人字形伞盖状的花纹。
引证解释⒈见“冰纹”。
汉语大词典见“冰纹”。《汉语大词典》:冰纹(冰纹) 拼音:bīngwén亦作“冰文”。人字形伞盖状的花纹。唐李益《写情》:“冰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常衮《晚秋集贤院即事》:“墨润冰文茧,香销蠹字鱼。”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一》:“端州石以水岩大西洞为上,冰纹尤为大西洞之最。”清龚自珍《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有相思两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纹断。”
其他释义1.见'冰纹'。
读音:bīng
[bīng]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