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原
【拼音】:bǎi yuán
【注音】:ㄅㄞˇㄩㄢˊ
【结构】:百(上下结构)原(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亦作'百源'。
基础解释亦作/'百源/',众水之源。
引证解释⒈见“百源”。
汉语大词典见“百源”。《汉语大词典》:百源 拼音:bǎiyuán(1).众水之源。《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郑玄注:“众水始所出为百源。”《吕氏春秋·仲夏》作“百原”。宋苏辙《溯潮》诗之二:“初来似欲倾沧海,正满真能倒百源。”(2).地名。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宋邵雍曾隐居于此。
其他释义1.见'百源'。
1.这样的节目不允许‘假唱’,百分百原汁原味真嗓演唱。
2.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原本无人问津的白露水,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便宣告售罄。(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yuán
[yuán]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