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令
【拼音】:chū lìng
【注音】:ㄔㄨㄌ一ㄥˋ
【结构】:初(左右结构)令(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新出的法令。初令[chūlìng]⒈新出的法令。
引证解释⒈新出的法令。引《史记·商君列传》:“令行於朞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司马贞索隐:“谓鞅新变之法令为‘初令’。”宋王安石《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趋变以制宜,或非初令,则取新而垂裕,宜有成书。”
网络解释初令chūlìngㄔㄨㄌㄧㄥˋ初令
网友释义chūlìngㄔㄨㄌㄧㄥˋ初令新出的法令。《史记·商君列传》:“令行於朞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司马贞索隐:“谓鞅新变之法令为‘初令’。”宋王安石《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趋变以制宜,或非初令,则取新而垂裕,宜有成书。”
汉语大词典新出的法令。《史记·商君列传》:“令行于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司马贞索隐:“谓鞅新变之法令为‘初令’。”宋王安石《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趋变以制宜,或非初令,则取新而垂裕,宜有成书。”
其他释义1.新出的法令。
1.在一口青铜井中,文物考古专家们找到一只带有藤编外套的青铜吊桶,藤编外套居然完好如初,令文物考古专家们啧啧称奇。
读音:chū
[chū]
(1)(形)开始的;开始的部分。
(2)(形)第一个:~伏。
(3)(形)第一次:~来。
(4)(形)最低的(等级):~级。
(5)(形)原来的:~愿。
(6)(形)姓。
读音:líng,lǐng,lìng
[lìng]
[ líng ]1.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lǐng ]1.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 lìng ]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
2.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3. 使,使得:令人兴奋。
4. 时节:时令。节令。
5.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