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韵诗
【拼音】:dié yùn shī
【结构】:叠(上中下结构)韵(左右结构)诗(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用迭韵所做的诗。
基础解释一种特殊的诗体。
引证解释用迭韵所做的诗。唐皮日休《杂体诗序》:“梁武帝云:‘后牖有朽柳。’沉约云:‘偏眠船舷边。’由是叠韵兴焉。”清赵翼《陔馀丛考·双声迭韵》:“双声叠韵,起於六朝……《谈藪》载梁武帝尝作五字叠韵诗曰:‘后牖有朽柳。’命朝士仿之。”参见“叠韵”。
网络解释叠韵诗一种特殊的诗体。全诗各句所用的字,其韵部都相同,也就是句中各字“韵”的部分都相同。这是古代文人们的游戏之作。
综合释义用迭韵所做的诗。唐皮日休《杂体诗序》:“梁武帝云:‘后牖有朽柳。’沉约云:‘偏眠船舷边。’由是叠韵兴焉。”清赵翼《陔馀丛考·双声迭韵》:“双声叠韵,起於六朝……《谈藪》载梁武帝尝作五字叠韵诗曰:‘后牖有朽柳。’命朝士仿之。”参见“叠韵”。叠韵诗[diéyùnshī]诗体之一。用两个或几个韵母相同的字进行相押的诗。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叠韵者,同音而又同韵也。磝碻同为牙音,而又同韵,故谓之叠韵。如侏儒、童蒙、崆峒、送巄嵷、螳螂、滴沥之类皆是也。”唐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叠韵者,诗曰:‘看河水漠沥,望野草苍黄,露停君子树,霜宿女姓姜。’此为美矣。”这里,“苍黄”叠韵。任学良《文镜秘府论?校注》:“此诗以‘黄’为韵,另配一‘苍’字,以成叠韵,叠韵为韵,故曰美也。”上所引诗注为唐李峤《松》诗,实与原诗有较大出入。
汉语大词典用迭韵所做的诗。唐皮日休《杂体诗序》:“梁武帝云:‘后牖有朽柳。’沈约云:‘偏眠船舷边。’由是叠韵兴焉。”清赵翼《陔馀丛考·双声迭韵》:“双声叠韵,起于六朝……《谈薮》载梁武帝尝作五字叠韵诗曰:‘后牖有朽柳。’命朝士仿之。”参见“叠韵”。
读音:dié
[dié]
(1)(动)一层加上一层;重复:重~。
(2)(动)折叠(衣被、纸张等):~被。
读音:yùn
[yùn]
(1)(名)和谐悦耳的声音。
(2)(名)韵母。
(3)(名)情趣。
(4)(名)(Yùn)姓。
读音:shī
[shī]
(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