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左
【拼音】:dào zuǒ
【注音】:ㄉㄠˋㄗㄨㄛˇ
【结构】:道(半包围结构)左(半包围结构)
【简体】:道左
【繁体】:道左
词语解释路的左边。道路旁边。道左[dàozuǒ]⒈路的左边。⒉道路旁边。
引证解释⒈路的左边。引《孔丛子·问军礼》:“主车止於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所经名山大川,皆祭告焉。”⒉道路旁边。引《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毛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郑玄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马瑞辰通释:“下章‘道周’,《韩诗》作道右,则左右随所见言之,不以道左之阳取兴。”《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太平广记》卷三六四引唐薛用弱《集异记·于凝》:“﹝于凝﹞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清钮琇《觚賸·雪遘》:“将度梅岭,吴公子已迎候道左,执礼甚恭。”
网络解释道左道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dàozuǒ,意思是路的左边。
综合释义路的左边。《孔丛子·问军礼》:“主车止於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於道左,社主居於道右,其所经名山大川,皆祭告焉。”道路旁边。《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毛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郑玄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马瑞辰通释:“下章‘道周’,《韩诗》作道右,则左右随所见言之,不以道左之阳取兴。”《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太平广记》卷三六四引唐薛用弱《集异记·于凝》:“﹝于凝﹞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清钮琇《觚賸·雪遘》:“将度梅岭,吴公子已迎候道左,执礼甚恭。”道左[dàozuǒ]道路左侧。泛指路旁。唐.李朝威《柳毅传》:「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网友释义道左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路的左边。
汉语大词典(1).路的左边。《孔丛子·问军礼》:“主车止于中门之外,外门之内,庙主居于道左,社主居于道右,其所经名山大川,皆祭告焉。”(2).道路旁边。《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毛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郑玄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马瑞辰通释:“下章‘道周’,《韩诗》作道右,则左右随所见言之,不以道左之阳取兴。”《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太平广记》卷三六四引唐薛用弱《集异记·于凝》:“﹝于凝﹞遥见道左嘉木美荫,因就焉。”清钮琇《觚剩·雪遘》:“将度梅岭,吴公子已迎候道左,执礼甚恭。”
国语辞典道路左侧。泛指路旁。道左[dàozuǒ]⒈道路左侧。泛指路旁。引唐·李朝威《柳毅传》:「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辞典修订版道路左侧。泛指路旁。唐.李朝威《柳毅传》:「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其他释义1.路的左边。2.道路旁边。
1.小时候不会做人,不会说谎,不会装象,不会转弯抹角,不会逢迎巴结,不会察言观色,不会投其所好,只是率性而为,却尽享了做人的快乐。成熟后知道如何做人了,知道言不由衷了,知道曲意逢迎了,知道仰人鼻息了,知道投机取巧了,知道左右逢源了,却越做越疲惫。所以,做人简单一点才快乐!
2.谢丹朱放慢脚步,匀匀气,就在这时,山道左侧的树林中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低吼,树叶“沙沙”。
3.“有人骑摩托车从他门前向左拐上老成渝路,因为房子挡住了视线,不知道左前方有车过来,拐上去就正好撞上了!”村民如是说。
4.迈凯伦二号车手科瓦莱宁在第五号弯口滑出赛道,而宝马索伯的车手库比卡撞到了赛道左边的栅栏上,在第二圈退赛。
5.难道左转说的‘问鼎中原’还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文章?因为里面的意思是鼎之轻重,在德不在武力。
6.法事进行到中间,师公道左手执盘,右手执绋,跪在地上,对着老子像一叩首,再仰首,师公帽向后直触地面,脚根顶住背部。
7.网络中常见的一种判断方法,驾驶员合适坐姿平视前方,当左侧雨刮器与车身结合点重合于车道左侧白线与车头机器盖的结合点时,左侧已经轧上分道线。
8.汪鋆对施原也有记述,称“施原,工山水,晚居北湖,性好驴,蓄驴数十,凡有客至,与客骑驴谈论田间道左罄咳风生,因画驴成神品,谓之施驴儿”。
9.叶豪苦笑着冲李湘点了点头,随即往前一步挡在她俩身前,脸色一变,疾言怒色道,“左威,不想再跟你玩了!让开!”。
10.某色如死灰,僵立道左,殆不能去。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zuǒ
[zuǒ]
(1)(名)左面;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
(2)(名)东:山~(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
(3)(形)偏;斜;不正常:~脾气|~道旁门。
(4)(动)错;不对头:想~了|说~了。
(5)(形)相反:意见相~。
(6)(形)进步的;革命的:~联|~派|~翼作家。
(7)〈书〉同“佐”。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