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纪
【拼音】:dì sān jì
【注音】:ㄉ一ˋㄙㄢㄐ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第(上下结构)三(独体结构)纪(左右结构)
【繁体】:第三紀
词语解释第三纪dìsānjì。(1)地质年代。延续约6500万年,结束于250万年前。第三纪[dìsānjì]⒈地质年代。延续约6500万年,结束于250万年前。英Thetertiaryperiod;
基础解释地质年代。延续约万年,结束于万年前
网络解释第三纪第三纪(TertiaryPeriod)是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260万年),第三纪分为早第三纪(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30万年前)和晚第三纪(距今2330万年—距今164万年)。
高级汉语词典地质年代。延续约6500万年,结束于250万年前
英语TertiaryMiocenethe Tertiary period
法语Tertiaire
其他释义1.地质年代。延续约6500万年,结束于250万年前。
1.白垩纪至第三纪,随上覆地层增厚,断层封闭性增强。
2.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
3.吉林省的球粘土主要分布于舒兰县、永吉县及吉林市等地,是我国最早甄别和发现的第三纪球粘土。
4.依据化石生物群中不同类别的特征和含量分析、以及孢粉与藻类的比值,推测早第三纪盆地属大陆滨海区陆相湖泊。
5.原生矿产于第三纪的尧山组玄武质碧玄岩中,砂矿则分布于方山周围的水系中。
6.普通透射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珠三坳陷早第三纪文昌组和恩平组的湖相暗色泥岩中都含有丰富的无定形有机质。
7.在海原断裂带内部发现一个第三纪拉分盆地,命名为老龙湾拉分盆地。
8.洞壁常见方解石伟晶。这些晶洞形成于第三纪。
9.香榧系第三纪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
10.库尔德宁还是准噶尔山楂、天山槭、樱桃李等众多第三纪残遗物种的避难所,是野生欧洲李的唯一发源地,更是雪岭云杉这一第三纪古老树种的美丽家园。
读音:dì
[dì]
(1)(名)次序:次~。
(2)(名)表词序的词头:~二。
(3)(名)科举时代称考中叫及第;没有考中的叫落第。
(4)(名)封建社会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府~。
(5)(连)但是。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jì,jǐ
[jì]
[ jì ]1. 记载:纪年。纪元。纪行(xíng)。纪实。纪念。纪传(zhuàn )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事本末体(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重要事件为纲,将一段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
2. 记年代的方式:一纪(古代指十二年)。世纪(一百年)。
3.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级,纪以下为“世”,纪以上为“代”。
4. 法度:纪律。违法乱纪。
5. 散丝的头绪:丝缕有纪。
[ jǐ ]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