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长
【拼音】:zhōu zhǎng
【注音】:ㄓㄡㄓㄤˇ
【词性】:名词。
【结构】:州(独体结构)长(独体结构)
【简体】:州长
【繁体】:州長
词语解释州长zhōuzhǎng。(1)作为一个政治单位(如殖民地、州或省)的统治者、行政首脑或名义上的领袖而被选举或被任命的官员——亦称“总督”、“省长”。州长[zhōuzhǎng]⒈作为一个政治单位(如殖民地、州或省)的统治者、行政首脑或名义上的领袖而被选举或被任命的官员——亦称“总督”、“省长”英governor;
基础解释1.统治一州或若干部族的诸侯方伯。2.州的最高行政首长。
引证解释⒈《周礼》官名。一州之长。引《周礼·地官·司徒》:“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周礼·地官·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⒉指古九州之方伯。引《诗·周南召南谱疏》:“《尚书》谓文王为西伯……殷之州长曰伯,谓为雍州伯也。”⒊后世借指郡守。引宋曾巩《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臣忝任州长,不敢不言,谨具状奏闻,伏候勑旨。”
网络解释州长州长是联邦制国家中第一级行政区(州)的行政长官,负责统筹州内的行政事宜。
综合释义《周礼》官名。一州之长。《周礼·地官·司徒》:“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周礼·地官·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指古九州之方伯。《诗·周南召南谱疏》:“《尚书》谓文王为西伯……殷之州长曰伯,谓为雍州伯也。”后世借指郡守。宋曾巩《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臣忝任州长,不敢不言,谨具状奏闻,伏候勑旨。”
汉语大词典(1).《周礼》官名。一州之长。《周礼·地官·司徒》:“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周礼·地官·州长》:“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2).指古九州之方伯。《诗·周南召南谱疏》:“《尚书》谓文王为西伯……殷之州长曰伯,谓为雍州伯也。”(3).后世借指郡守。宋曾巩《奏乞复吴中复差遣状》:“臣忝任州长,不敢不言,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国语辞典统治一州或若干部族的诸侯方伯。州长[zhōuzhǎng]⒈统治一州或若干部族的诸侯方伯。引《诗经·周南召南谱》唐·孔颖达·正义:「西伯,殷之州长,曰伯,谓为雍州伯也。」⒉州的最高行政首长。
辞典修订版统治一州或若干部族的诸侯方伯。《诗经.周南召南谱》唐.孔颖达.正义:「西伯,殷之州长,曰伯,谓为雍州伯也。」也称为「州伯」。州的最高行政首长。
英语Chief Executivegovernorshipexecutivenessnomarchgovernorlieutenant governorgovernor capGovernor Hua
法语gouverneur d'état des États-Unis
其他释义1.《周礼》官名。一州之长。2.指古九州之方伯。3.后世借指郡守。
1.史晶歆,生于兰州,长于上海,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现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任教。
2.铜铸交州,长励边臣横海气;珠还合浦,愿铭廉吏饮冰心。
3.在一些主要的农副产品基地,如沅江、邵阳、洞口、城步、郴州、永州、长沙等地,都建起了较大规模的罐头厂。
4.李自成杀了傅宗龙,又乘势攻克了商水、扶沟、洧川、许州、长葛等豫中州县。
5.在我自己的道县张开双臂把我融入时,对我而言,要不是在路上和去比如江华、永州、长沙旅行时的那些片刻的考虑,湖南不再是湖南。
6.曾先后三次到扬州,长期居留,与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鳝、汪士慎等,并称“扬州八怪”。
7.4月15日,住在福州长乐市的涂阿姨来到南平,从延平公安分局黄墩派出所民警江松手里接过了户口本,她6岁的外孙小宝兴奋地大叫“我的我的”。
8.但他至少当过加州州长,而不是阿拉斯加州州长,并且博览群书。
9.在这次劳军期间,时任州长的佩林同阿拉斯加国民警卫队的战士们亲切会面,并对他们在科威特所要执行的战斗任务作了详细了解。
10.“在成为阿拉斯加这个大州的州长之前,我是自己家乡的镇长。”佩林如是说。
读音:zhōu
[zhōu]
(1)(名)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县|苏~|广~。
(2)(名)指自治州:朝鲜族自治~。
读音:cháng,zhǎng
[zhǎng]
[ cháng ]1. 两端的距离: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 zhǎng ]1. 生长,成长:长疮。
2. 增加: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