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毓
【拼音】:yǎng yù
【注音】:一ㄤˇㄩˋ
【结构】:养(上下结构)毓(左右结构)
【繁体】:養毓
词语解释养毓yǎngyù。1. 见“养育”。
基础解释见/'养育/',(动)抚养教育。
引证解释⒈见“养育”。
网络解释养毓养毓(养毓)注音:yǎngyù
汉语大词典见“养育”。《汉语大词典》:养育(养育) 拼音:yǎngyù亦作“养毓”。(1).供给生活所需,使生存、成长。《史记·秦始皇本纪》:“然以诸侯十三,并兼天下,极情纵欲,养育宗亲。”唐元稹《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我先太君白府君,货女奴以足食。君泣曰:‘太夫人专门户,不宜乏使令;取新妇氏媵婢以给货。’向是三十年,养育八男女。始元和中,乃复奴婢之籍焉。”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元骈体文》:“杨文郁《贺千秋笺》起云:‘阳常居于大夏,方收养毓之功。’”《诗刊》1978年第7期:“我要永远歌唱延河,因为延河养育了我。”(2).专指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帝感养育之恩,遂名马氏为外家。”《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你老人家若不肯留这孩子时,待老身领去,过继与没孩儿的人家养育。”巴金《将军·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我是靠着母亲把我养育成人的。”(3).培养;养成。宋范仲淹《奏乞减武臣充提刑及令枢密院三班选人进呈》:“此乃养育将材,御备戎寇之要也。”端木蕻良《火腿》:“因为只有在这儿,才养育了他对于火腿有关的丰富常识。”(4).犹调养;保养。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因为看护他的苗妇人照料十分得法,身体养育得强壮异常。”(5).生育。《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昔有愚人,养育七子。”(6).饲养。宋梅尧臣《鸭雏》:“有志在养毓,勿论报德限。”
其他释义1.见'养育'。
读音:yǎng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
读音:yù
[yù]
1.生育;养育:钟灵~秀。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