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结
【拼音】:hé huān jié
【注音】:ㄏㄜˊㄏㄨㄢㄐ一ㄝˊ
【结构】:合(上下结构)欢(左右结构)结(左右结构)
【简体】:合欢结
【繁体】:合歡結
词语解释1.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2.辽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合欢结[héhuānjié]⒈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⒉辽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
基础解释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辽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
引证解释⒈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引南朝梁武帝《秋歌》诗之一:“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⒉辽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引《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以五綵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网络解释合欢结héhuānjié
综合释义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南朝梁武帝《秋歌》诗之一:“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辽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以五綵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绣带结成的双结。《辽史.卷五三.礼志六》:「以五彩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汉语大词典(1).以绣带结成双结,象征夫妇和好恩爱。南朝梁武帝《秋歌》诗之一:“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2).辽俗之一。端午节以五采丝带缠臂,谓之合欢结。《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以五綵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国语辞典绣带结成的双结。合欢结[héhuānjié]⒈绣带结成的双结。引《辽史·卷五三·礼志六》:「以五彩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辞典修订版绣带结成的双结。《辽史.卷五三.礼志六》:「以五彩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读音:huān
[huān]
(1)(形)快乐;高兴:~度|~呼|~庆。
(2)(形)〈方〉起劲;活跃:撒~|雨下得~。
读音:jié,jiē
[jié]
[ jié ]1. 系(jì),绾(wǎn ):结网。结绳。结扎。
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蝴蝶结。
3. 聚,合:结晶。结识。结盟。结交。结集。结合。结党营私。
4. 收束,完了(liǎo):结账。结局。结案。结果。结论。归根结底。
5.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结。
[ jiē ]1. 植物长果实:开花结果。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