嶷岌
【拼音】:yí jí
【注音】:ㄋ一ˋㄐ一ˊ
【结构】:嶷(上下结构)岌(上下结构)
【简体】:嶷岌
【繁体】:嶷岌
词语解释高貌。嶷岌[nìjí]⒈高貌。
引证解释⒈高貌。引唐杜甫《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洩,洞宫儼以嶷岌。”
网络解释嶷岌嶷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ìjí,是指高貌。
综合释义高貌。唐杜甫《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洩,洞宫儼以嶷岌。”嶷岌[yíjí]高耸峻峭的样子。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
汉语大词典高貌。唐杜甫《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泄,洞宫俨以嶷岌。”
国语辞典高耸峻峭的样子。嶷岌[nìjí]⒈高耸峻峭的样子。引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
辞典修订版高耸峻峭的样子。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地轴倾而融曳,洞宫俨以嶷岌。」
其他释义1.高貌。
读音:yí
[yí]
1. 〔九嶷〕山名,在湖南省。相传是舜安葬的地方;又指九嶷山之神,如:“嶷嶷缤兮并迎。”。亦作“九疑”。
读音:jí
[jí]
(形)〈书〉山高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