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南
【拼音】:lín qín
【繁体】:林琴南
词语解释⒈ 即“林纾”。⒈即“林纾”。
网友释义林纾(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长安卖画翁、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书画家,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的重要创办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于是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
国语辞典⒈ 人名。指清人林纾。参见「林纾」条。林琴南[línqínnán]⒈人名。指清人林纾。参见「林纾」条。
辞典修订版人名。指清人林纾。参见「林纾」条。
其他释义即“林纾”。
1.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钱钟书
2.中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化是必要的,本不用装神弄鬼,煞有介事,而且未尝不可如林琴南所言,从文学,而不是经典入手。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289473/
3.中小学生学习古典文化是必要的,本不用装神弄鬼,煞有介事,而且未尝不可如林琴南所言,从文学,而不是经典入手。(https://www.chazidian.com/zj-289473/林琴南造句)
读音:lín
[lín]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
读音:qín
[qín]
(1)(名)古琴。
(2)(名)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钢琴、提琴、胡琴等:~键|~师|古~。
读音: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