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生
【拼音】:qún shēng
【注音】:ㄑㄨㄣˊㄕㄥ
【结构】:群(左右结构)生(独体结构)
【简体】:群生
【繁体】:群生
词语解释群生qúnshēng。(1)众生;一切生物。群生[qúnshēng]⒈众生;一切生物。例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英alllivingcreatures;
基础解释众生;一切生物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
网络解释群生群生是指一切生物,出处《庄子·在宥》。
综合释义一切生物。《庄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羣生。”三国魏曹植《喜雨》诗:“天地何弥广,苞育此羣生。”指百姓。《国语·周语下》:“仪之於民,而度之於羣生。”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羣生失寧。”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羣生輟响,荣华收光。”众儒生,众书生。唐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羣生闻礼,后学知孝。”群生[qúnshēng]众生物、万物。《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洪钧陶万物,大块禀群生。」百姓。《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汉书.卷八.宣帝纪》:「狱者 ,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
汉语大词典(1).一切生物。《庄子·在宥》:“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三国魏曹植《喜雨》诗:“天地何弥广,苞育此群生。”(2).指百姓。《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唐元结《大唐中兴颂》:“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群生辍响,荣华收光。”(3).众儒生,众书生。唐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群生闻礼,后学知孝。”
国语辞典众生物、万物。群生[qúnshēng]⒈众生物、万物。引《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洪钧陶万物,大块禀群生。」⒉百姓。引《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汉书·卷八·宣帝纪》:「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
辞典修订版众生物、万物。《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二首之二》:「洪钧陶万物,大块禀群生。」百姓。《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汉书.卷八.宣帝纪》:「狱者 ,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
1.珊瑚在自然界的模式软珊瑚群生长沿着一个暗礁靠近斐济。
2.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而人君烹肥宰腯,屠割群生,八珍百和,方丈於前,煎熬勺药,旨嘉餍饫。
3.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客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像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4.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5.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观无之妙,得有之徼;常无常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太上太玄。
6.连战欣然为文化节赠“普济群生”四子墨宝。
7.连战欣然为文化节相赠墨宝“普济群生”。
8.通过编制大丰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生命表,绘制其种群增长曲线、死亡率曲线以及存活曲线。
9.采用样地编年序列法,并利用生长方程计算不同林龄云南松的个体生物量、种群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10.从那天开始谷古便开始了形影相吊,风餐露宿的遁世离群生活。
读音:qún
[qún]
(1)(名)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鸡~|建筑~。
(2)(形)成群的:峰~|~居。
(3)(名)众多的人:~言堂|~策~力。
(4)(量)成群的人或东西:一~孩子|一~马。
读音:shēng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