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书
【拼音】:xiū shū
【注音】:ㄒ一ㄡㄕㄨ
【结构】:修(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修书
【繁体】:修書
词语解释修书xiūshū。(1)编写书籍。(2)写信。修书[xiūshū]⒈编写书籍。英compileabook;⒉写信。英writealetter;
引证解释⒈写信。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餉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即时修书一封,曲叙别离之意。”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六》:“就是这百无聊赖、雨中静中的情绪,勉强了久不修书的我,又来在纸上和你们相见。”⒉编纂书籍。引元欧阳系《京城杂咏》:“奉詔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李敏达公抚浙时,威不可犯,独能敬读书人。设志局修书,所延皆一时名士。”
网络解释修书修书,汉语词汇。
释义编写书籍;写信。
综合释义写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餉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即时修书一封,曲叙别离之意。”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六》:“就是这百无聊赖、雨中静中的情绪,勉强了久不修书的我,又来在纸上和你们相见。”编纂书籍。元欧阳系《京城杂咏》:“奉詔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李敏达公抚浙时,威不可犯,独能敬读书人。设志局修书,所延皆一时名士。”
网友释义修书,汉语词汇。拼音:xiūshū。释义:编写书籍;写信。
汉语大词典(1).写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饷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即时修书一封,曲叙别离之意。”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六》:“就是这百无聊赖、雨中静中的情绪,勉强了久不修书的我,又来在纸上和你们相见。”(2).编纂书籍。元欧阳系《京城杂咏》:“奉诏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李敏达公抚浙时,威不可犯,独能敬读书人。设志局修书,所延皆一时名士。”
国语辞典写信。《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玄德即修书付简雍,使星夜赴许都求援。」《西游记.第二九回》:「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也作「修函」。修书[xiūshū]⒈写信。也作「修函」。引《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玄德即修书付简雍,使星夜赴许都求援。」《西游记·第二九回》:「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⒉编纂典籍。引清·袁枚《随园诗话》:「设志局修书,所延皆一时名士。」
辞典修订版写信。《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玄德即修书付简雍,使星夜赴许都求援。」《西游记.第二九回》:「是女滴泪修书,大胆放脱,特托寄此片楮,以表寸心。」也作「修函」。编纂典籍。清.袁枚《随园诗话》:「设志局修书,所延皆一时名士。」
其他解释作书信也。虞集诗:「坐深闲看弈,烛冷静修书。」
法语composer un ouvrage、écrire une lettre
其他释义1.写信。2.编纂书籍。
1.我有一师弟法名都烈,根基修为都在我以上,是着名的律宗传戒大师,在江苏句容宝华山宝华寺当住持,我修书一封,你前往受戒便了。
2.首相最近修书与菲奥纳女士,称英国的风景为“国家宝藏”并要求会谈。
3.吾之修书,亦可云猢狲入布袋矣。
4.此人姓刘名晔字子扬,淮南人,据闻乃是光武帝嫡派子孙,素有才名,不若着宗正寺修书一封且先唤到长安来安置,也好就近考校。
5.其一,吾将为闯王兄修书一封给吴三桂,陈述义理及利害得失,同时可以善待吴三桂在京家人。
6.烬余之书,斥卖殆尽,祖父放弃旧书经营,专司修书业务,技艺达到炉火纯青。
7.这还不好说,我会修书一封,让文远自去钓鱼岛找你,此人聪明睿智,腹藏锦绣胸有机杼,有他助你,自然事半功倍……你倒好眼光!
8.我看你今年气度非凡,眉宇间透着祥和之气!如遇贵人点拨,必大吉。特修书一封,聊表问候。如回复,可令你心情愉快;如请客,届时我将以贵人身份拜访!
9.哪些同学想选修书法?请举手。
10.昨天半夜,龙头太监修书一封,命飘飘送到俺的书房,老夫一看,还是英文类,没想到这个太监还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太监。
读音:xiū
[xiū]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
),高: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
读音:shū
[shū]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