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述
【拼音】:chuán shù
【注音】:ㄔㄨㄢˊㄕㄨˋ
【结构】:传(左右结构)述(半包围结构)
【简体】:传述
【繁体】:傳述
词语解释转述;传授;传说。传述[chuánshù]⒈转述;传授;传说。
引证解释⒈转述;传授;传说。引《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騫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至若丘明而下,公、穀、邹、郟数子止取传述而已。”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百餘年来,转相传述,徧於东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到壮美时,随着观看的人们,便喝一声采,后来还传述开去。”
网络解释传述传述,指转述;传授。语出《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骞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
综合释义转述;传授;传说。《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騫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至若丘明而下,公、穀、邹、郟数子止取传述而已。”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百餘年来,转相传述,徧於东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到壮美时,随着观看的人们,便喝一声采,后来还传述开去。”传述[chuánshù]辗转述说。如:「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将永远在人们的口中传述。」传述[chuánshù]辗转述说。 【造句】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至今仍不断的被传述着。
网友释义传述,指转述;传授。语出《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骞但著地多暑溼,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
汉语大词典转述;传授;传说。《后汉书·西域传论》:“张骞但著地多暑湿,乘象而战,班勇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江南学士读《左传》,口相传述,自为凡例。”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至若丘明而下,公、谷、邹、郏数子止取传述而已。”王先谦《〈续古文辞类纂〉序》:“百馀年来,转相传述,遍于东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到壮美时,随着观看的人们,便喝一声采,后来还传述开去。”
国语辞典辗转述说,如:「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将永远在人们的口中传述。」传述[chuánshù]⒈辗转述说。例如:「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将永远在人们的口中传述。」
辞典简编版辗转述说。 【造句】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至今仍不断的被传述着。
其他解释转述其所传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传述其官。」;《后汉书·西域传》论曰:「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
英语retail
其他释义1.转述;传授;传说。
1.在列邦中传述他的光荣,在万民中阐扬他的奇事。
2.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了《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阐明了圣贤的精辟言论。
3.通过大篇幅的展板将北海的南珠文化以全方面多角度地向游客传述,使他们在了解中国的海洋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北海的特产和本土文化。
4.通过大篇幅展板将北海南珠文化以全方面多角度地向游客传述,使他们在了解中国海洋文化同时也了解北海特产和本土文化。
5.战斗和胜利的故事总是被不断传述,过去,由每次袭击的领导者来记录过去的事。
6.乡村音乐传述著真实不加渲染的爱情故事和生活中的艰难。
7.乡村音乐传述着真实不加渲染的爱情故事和生活中的艰难。
8.再者,他们显然对耶稣充满了敬仰,在传述他的故事时并不一定客观。
9.自己是海南椰雕大师文传述的弟子,自小便对雕刻产生了独特的兴趣,钻研这们工艺少说也有十几年了,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民间椰雕手法。
10.席先生听完他们传述的消息,先是半信半疑,后来全信了。
读音:chuán,zhuàn
[chuán]
[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zhuàn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读音:shù
[shù]
(1)(动)遵循。
(2)(动)陈说;叙述: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