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碧
【拼音】:yáo bì
【注音】:一ㄠˊㄅ一ˋ
【结构】:瑶(左右结构)碧(上下结构)
【繁体】:瑤碧
词语解释两种玉名。比喻清澈的江水。传说中的山名。瑶碧[yáobì]⒈两种玉名。⒉比喻清澈的江水。⒊传说中的山名。
引证解释⒈两种玉名。引《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郭璞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⒉比喻清澈的江水。引明杨基《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⒊传说中的山名。引《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
网络解释瑶碧瑶碧,汉语词语,读音为yáobì,出自《山海经·西山经》,解释为清澈的江水。
综合释义两种玉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郭璞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比喻清澈的江水。明杨基《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瑶碧[yáobì]
汉语大词典(1).两种玉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郭璞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2).比喻清澈的江水。明杨基《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楠,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
其他释义1.两种玉名。2.比喻清澈的江水。3.传说中的山名。
1.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2.你先去凉州兴宝福问江湖百晓生,除了瑶碧鸤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5668/瑶碧造句)
读音:yáo
[yáo]
(1)(名)〈书〉美玉:琼~|~琴|~池。
(2)(形)形容美好;珍贵:~浆(美酒)。
读音:bì
[bì]
(1)(名)青绿色的玉。
(2)(名)青绿色:~空|~波|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