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
【拼音】:qiān fó shān
【注音】:ㄑ一ㄢㄈㄛˊㄕㄢ
【结构】:千(上下结构)佛(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千佛山
【繁体】:千佛山
词语解释山名。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相传舜耕田于此,故又名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北魏及隋·开皇年间佛像千数。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千佛山[qiānfóshān]⒈山名。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相传舜耕田于此,故又名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北魏及隋·开皇年间佛像千数。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
引证解释⒈山名。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相传舜耕田于此,故又名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北魏及隋开皇年间佛象千数。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引《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网络解释千佛山(山东济南千佛山)千佛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称历山,因为古史称舜在历山耕田的缘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开皇年间(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随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
综合释义山名。一称历山。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相传舜耕田于此,故又名舜耕山。山中岩壁凿有北魏及隋开皇年间佛象千数。有龙泉洞、观音堂等名胜古迹。《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千佛山[qiānfóshān]山名。在山东省历城县南,是境内名胜之一。山壁多凿佛像,大小不下千余,因而得名。相传虞舜于此躬耕。也称为「历山」、「舜耕山」。
国语辞典山名。在山东省历城县南,是境内名胜之一。山壁多凿佛像,大小不下千余,因而得名。相传虞舜于此躬耕。千佛山[qiānfóshān]⒈山名。在山东省历城县南,是境内名胜之一。山壁多凿佛像,大小不下千余,因而得名。相传虞舜于此躬耕。
辞典修订版山名。在山东省历城县南,是境内名胜之一。山壁多凿佛像,大小不下千余,因而得名。相传虞舜于此躬耕。也称为「历山」、「舜耕山」。
其他释义在山东省济南市南郊。古称历山,传说舜帝耕稼于此,又称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山岩凿佛,故名。海拔285米。有兴国寺千佛崖、一览亭、舜祠、鲁班祠及龙泉、极乐、黔娄三洞等名胜古迹。为济南游览胜地。
1.广场周围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到处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山坡上的野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把千佛山公圆装扮得美丽极了!
2.千佛山上,此时已是风卷残云,碧空万里,一派祥和。
3.我的家乡有水也有山。济南三面环山,整个城市像在山的怀抱里。最有名的山叫千佛山,山上有许多佛像。天气好的时候,登上山顶,整个城市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4.辛然对于千佛山,我所期待的,不是中秋节的登山赏月,而是为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所准备的山会。
5.我们确实非常害怕。他带着妻子和受伤的父亲爬了两天山路从他们的山村来到了千佛山营地。
6.市民登临千佛山,“遥望齐州九点烟”又从记忆中回到现实。
7.农历三月初三,正是桃红柳绿,野花绽放的时节,当早起的太阳将朦胧的光线刚刚撒向树梢的时候,千佛山下已是人头攒动,变得分外的热闹起来。
8.张宗昌见此更加恼火,遂命炮兵团在千佛山上安放过山炮十九尊,实弹向天空轰击。
9.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处,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
10.据传大舜耕稼的历山就是现在的千佛山,济南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以“舜”来命名或者体现出了舜文化,比如舜井街、舜耕路等。
读音:qiān
[qiān]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fó,fú
[fó]
[ fó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 fú ]1. 〔仿佛〕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