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舍
【拼音】:jiā shè
【注音】:ㄐ一ㄚㄕㄜˋ
【结构】:家(上下结构)舍(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家舍jiāshè。(1)自己的房子或居住处。家舍[jiāshè]⒈自己的房子或居住处。英homestead;
基础解释自己的房子或居住处
引证解释⒈家庭屋舍。亦借指家庭。引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石得富叫他们不要为家舍的遭劫难过,只要赶天黑粮食能保全住就好了。”
网络解释家舍家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āshè,意思是家庭屋舍。亦借指家庭。
汉语大词典家庭屋舍。亦借指家庭。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石得富叫他们不要为家舍的遭劫难过,只要赶天黑粮食能保全住就好了。”
其他释义1.家庭屋舍。亦借指家庭。
近义词 家户
1.圣人欲包举宇内,横扫八荒,蚁民野夫,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累白骨而成圣人之名。
2.我家舍妹曾许过他的,倘若他知道是我逼嫁与你,被强人抢去,现又无人了,倘他不忿,串同老文告到官司,如何是好?不可不虑。
3.出家二字,从字面上看,是走出家门。这个“家”,是包含各种现世矛盾的家,舍弃这个家,乃是为了到达一个新的目标。
4.人民法庭远离法院机关,早出晚归,可以说是一天两头不见太阳,顾大家,舍小家,风雨无阻。
5.没错儿,一整套家舍套装能运到府上。
6.这是哪的话,你又不是不给钱,只兴他们拋家舍业的在外面鬼混,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子,我们娘们就只能在家里整那几亩地风吹日晒的。
7.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糜竺都是当世人杰,可是却愿意抛家舍业追随刘备,说明刘备在笼络人心方面很有能力。
8.自从鬼子进华夏,有多少华夏热血男儿抛家舍业慷慨赴国难?又有多少热血男儿为国捐躯后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儿?没人能说得清。
9.说到这里,这个莽汉的情绪有些低落,显然抛家舍业的是个人都不愿做。
10.话很多我记不请了,总之是告诉她舍不得我们这个家,舍不得老婆孩子。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shě,shè
[shè]
[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