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菜
【拼音】:zá he cài
【繁体】:雜合菜
【拼音】:zá he cài
网友释义“杂合菜”东北管这叫“乱炖”,黄河以北一带叫做“烩菜”,北京人叫它“杂合菜”。无论叫啥,其实做法都是一锅烩,如制作得法照样好吃,东北的乱炖就很有名的。
辞典修订版搀和在一起的剩菜残肴。也称为「杂和菜」、「杂会菜」。
读音:zá
[zá]
(1)(形)多种多样的;混杂的。
(2)(动)混合在一起;搀杂。
读音:hé,gě
[he]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读音:cài
[cài]
(1)(名)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野~。
(2)(名)专指油菜:~子|~子油。
(3)(名)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