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物
【拼音】:zhǐ wù
【注音】:ㄓˇㄨˋ
【结构】:指(左右结构)物(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指明事物。指物[zhǐwù]⒈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指明事物。
基础解释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指明事物。
引证解释⒈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按,意谓事物呈现的形态、概念,不同于具体事物。引《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⒉指明事物。引《梁书·王筠传》:“此诗指物呈形,无假题署。”
网络解释指物指物(古代武将背上的靠旗)一般为单面旗,旗上多绘制有家徽或姓名,旗的底色和字的颜色各有不同,主要用作战时指引自家的队伍前进或其他行动的标志。
综合释义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按,意谓事物呈现的形态、概念,不同于具体事物。指明事物。《梁书·王筠传》:“此诗指物呈形,无假题署。”
汉语大词典(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公孙龙子·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按,意谓事物呈现的形态、概念,不同于具体事物。(2).指明事物。《梁书·王筠传》:“此诗指物呈形,无假题署。”
其他释义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指,指事物的抽象概念;物,指具体事物。2.指明事物。
1.指物:借以产生效果的质料因或物质手段;但暗示着理性的使用者或发明者。
2.而从我辈福利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就是指物价水平。
3.雇佣是指物色到最合适的人员并使其为公司工作的过程。
4.是指物质让光线进入,再把光线从一个琢面或内镜曲折穿过正对面的琢面,然后折射回到观者眼睛的能力。
5.通常激光指物棒中设定好的激光点太小了,显示的效果不是很好。
6.资本雇佣劳动是指物质资本主体垄断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7.指物关系被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的指称理论,指物之间既存在本质的区别,又具有密切的联系。
8.“造型”和“线条”一般是指物象在作品中是如何被塑造的.
9.化学术语,活度系数指物质的化学活度对其浓度之比.
10.指物论、坚白论、名实论等。
读音:zhǐ
[zhǐ]
(1)(名)手指。
(2)(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用来计算深浅宽窄等:下了三~雨|这双鞋大了一~。
(3)(动)(手指头、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用手一~|时针正~十二点。
(4)(动)(头发)直立:令人发~。
(5)(动)指点:~导|~示|~出缺点。
(6)(动)意思上指着:这不是~你说的。
(7)(动)仰仗;依靠:~望|单~着一个人是不行的。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