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善
【拼音】:zào shàn
【注音】:ㄗㄠˋㄕㄢˋ
【结构】:造(半包围结构)善(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积善;做善事。造善[zàoshàn]⒈积善;做善事。
引证解释⒈积善;做善事。引《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来如(如来)长説诱劝门徒,焚香发愿,勤念弥陁,修斋造善。”明何景明《何子·法行》:“於是平居之众,造善之人,睹蝮鷙之吏、搏击之厮、岸狱之地,掩耳而不敢听,侧目而不敢视,束手足而无所措矣。”
网络解释造善造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àoshàn,指积善;做善事。
综合释义积善;做善事。《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来如(如来)长説诱劝门徒,焚香发愿,勤念弥陁,修斋造善。”明何景明《何子·法行》:“於是平居之众,造善之人,睹蝮鷙之吏、搏击之厮、岸狱之地,掩耳而不敢听,侧目而不敢视,束手足而无所措矣。”
网友释义解释积善;做善事。《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来如(如来)长说诱劝门徒,焚香发愿,勤念弥陁,修斋造善。”明何景明《何子·法行》:“於是平居之众,造善之人,睹蝮鷙之吏、搏击之厮、岸狱之地,掩耳而不敢听,侧目而不敢视,束手足而无所措矣。”
汉语大词典积善;做善事。《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来如(如来)长说诱劝门徒,焚香发愿,勤念弥陁,修斋造善。”明何景明《何子·法行》:“于是平居之众,造善之人,睹蝮鸷之吏、搏击之厮、岸狱之地,掩耳而不敢听,侧目而不敢视,束手足而无所措矣。”
其他释义1.积善;做善事。
1.此时安倍与其不断制造善意的假象,不如藉前首相村山富士和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纮一本月。
2.我们这一生的自由,是受我们过去世所造善恶的影响。前世种善因,今世得自由快乐。
3.因此,不仅是《四部丛刊》,即便历数晚清以来辑印古籍善本的种种丛书,能如《中华再造善本》这样选录之富、影印之精、学术价值之高者,还未曾见过。
4.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
5.女人具有创造善良丈夫的天份。
6.尽管这种“论心定罪”的司法方式有内在缺陷,但其重在创造“善恶分明”的社会效果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7.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8.哈哈,秦大班一语道破天机,国内这些官员愚昧短视,财政增长有点钱财就小富即安,岂是打造善战军队的东家?
9.尽管这种“论心定罪”的司法方式有内在缺陷,但其重在创造“善恶分明”的社会效果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善造句
10.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https://www。chazidian。com/zj-342612/造善造句)
读音:zào
[zào]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读音:shàn
[shàn]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