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
【拼音】:shàng tóu
【繁体】:上頭
【拼音】:shàng tou
词语解释1.就称女子加筓。《乐府诗集·吴声歌曲二·欢好曲》:「窈窕上头欢,那得及破瓜。」;唐、花蕊夫人〈宫词〉:「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上头吉日。」;清、翟灏《通俗编·仪节·上头》:「世但以女子始筓,曰上头。」2.男子加冠之礼。《南史·华宝传》:「父戍长安,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3.先头。《诗经·邶风·简兮》:「在前上处。」笺:「在前列上头也。」;〈古诗十九首·为焦仲卿妻作〉:「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4.犹起初也。《元史·泰定帝纪》:「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闲,百姓安业。」;清、翟灏《通俗编·时序·上头》:「《元典章》至元二十八年旨,官人每一路过去,上头百姓每生受,又延佑四年奏,百姓为饥荒,上头流移江南等路,按,上头乃指谓其时之辞。」5.上方。唐、顾况〈送李秀才游嵩山〉诗:「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6.娼家处女初荐寝于人之谓。元、陶宗仪《辍耕录·上头入月》:「今世女子之筓曰上头,而娼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明、田汝成《委巷丛谈》:「娼女初荐寝于人亦曰上头。」上头[shàngtou]⒈上级。例这个政策是上头硬性规定的。英above;⒉方面。例要在这个上头多用点心。英aspect;⒊在较高处。例他躺在树下望着上头的树枝。英above;⒋在表面上。例这上头没有一个记号。英on;⒌饮酒微醉时的感受。例这酒度数很高,才喝两口就上头了。英feelingofgettingdrunk;上头[shàngtóu]⒈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英bun;
基础解释1.上级2.方面3.在较高处4.在表面上5.饮酒微醉时的感受
引证解释⒈ 谓排列在前,序次在先。引: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婿居上头。”唐白居易《河阳石尚书破迴鹘以诗美之》:“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⒉ 指文章或讲话中前面已叙述过的部分。引: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就上头所举的功效和损失比较起来,实在是损失的分量突过功效。”⒊ 指高处。引: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宝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⒋ 指上位。引:《水浒传》第三二回:“那汉引了众人,便向武行者对席上头坐了。”⒌ 指事情的某一个方面。引:茅盾《无题》:“关于财政上头,她自信她有她的经验--或者‘天才’。”⒍ 里面;当中。引:唐王建《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⒎ 表示某种缘故。元代汉译蒙古语时多用之。引:《元史·泰定帝纪一》:“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元朝秘史》卷七:“因你与我父契交的上头,我差人迎接你来我营内。”《水浒传》第十九回:“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併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⒏ 犹言起初。引:《元史·泰定帝纪》:“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安业。”⒐ 指主子,上司。引:《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再两天你们就该打我们了。”老舍《茶馆》第一幕:“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⒑ 指上级官署、上级部门。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哦,还有件事,前日我在上头遇见咱们旗人卜德成--卜三爷,赶着给玉格提亲。”⒒ 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引: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七五:“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一》:“女子至十四,则择日为蓄髮,谓之上头。”⒓ 指成亲。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郭全海瞅她一眼,认识这是小老杜家的还没上头的童养媳。”⒔ 指娼妓初次接客。引:明陶宗仪《辍耕录·上头入月》:“倡家处女初得荐寝於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⒕ 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引:《南齐书·孝义传·华宝》:“父豪,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先是,诸王冠,止于宫中行世俗之礼,谓之上头。”《西游补》第十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孃。”⒈谓排列在前,序次在先。引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餘骑,夫婿居上头。”唐白居易《河阳石尚书破迴鹘以诗美之》:“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⒉指文章或讲话中前面已叙述过的部分。引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就上头所举的功效和损失比较起来,实在是损失的分量突过功效。”⒊指高处。引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宝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⒋指上位。引《水浒传》第三二回:“那汉引了众人,便向武行者对席上头坐了。”⒌指事情的某一个方面。引茅盾《无题》:“关于财政上头,她自信她有她的经验--或者‘天才’。”⒍里面;当中。引唐王建《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⒎表示某种缘故。元代汉译蒙古语时多用之。引《元史·泰定帝纪一》:“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元朝秘史》卷七:“因你与我父契交的上头,我差人迎接你来我营内。”《水浒传》第十九回:“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併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⒏犹言起初。引《元史·泰定帝纪》:“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安业。”⒐指主子,上司。引《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再两天你们就该打我们了。”老舍《茶馆》第一幕:“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⒑指上级官署、上级部门。引《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哦,还有件事,前日我在上头遇见咱们旗人卜德成--卜三爷,赶着给玉格提亲。”⒒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引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七五:“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一》:“女子至十四,则择日为蓄髮,谓之上头。”⒓指成亲。引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郭全海瞅她一眼,认识这是小老杜家的还没上头的童养媳。”⒔指娼妓初次接客。引明陶宗仪《辍耕录·上头入月》:“倡家处女初得荐寝於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⒕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引《南齐书·孝义传·华宝》:“父豪,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先是,诸王冠,止于宫中行世俗之礼,谓之上头。”《西游补》第十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孃。”
汉语大词典(1).谓排列在前,序次在先。古乐府《陌上桑》:“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唐白居易《河阳石尚书破回鹘以诗美之》:“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2).指文章或讲话中前面已叙述过的部分。蔡元培《去年五月四日以来的回顾与今后的希望》:“就上头所举的功效和损失比较起来,实在是损失的分量突过功效。”(3).指高处。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宝见哥哥攧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4).指上位。《水浒传》第三二回:“那汉引了众人,便向武行者对席上头坐了。”(5).指事情的某一个方面。茅盾《无题》:“关于财政上头,她自信她有她的经验--或者‘天才’。”(6).里面;当中。唐王建《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诗:“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7).表示某种缘故。元代汉译蒙古语时多用之。《元史·泰定帝纪一》:“遵守正道行来的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得安业。”《元朝秘史》卷七:“因你与我父契交的上头,我差人迎接你来我营内。”《水浒传》第十九回:“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8).犹言起初。《元史·泰定帝纪》:“上头数年之间,百姓安业。”(9).指主子,上司。《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再两天你们就该打我们了。”老舍《茶馆》第一幕:“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10).指上级官署、上级部门。《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哦,还有件事,前日我在上头遇见咱们旗人卜德成--卜三爷,赶着给玉格提亲。”(1).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七五:“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家礼一》:“女子至十四,则择日为蓄发,谓之上头。”(2).指成亲。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四:“郭全海瞅她一眼,认识这是小老杜家的还没上头的童养媳。”(3).指娼妓初次接客。明陶宗仪《辍耕录·上头入月》:“倡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4).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南齐书·孝义传·华宝》:“父豪,义熙末,戍长安,宝年八岁。临别,谓宝曰:‘须我还,当为汝上头。’”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先是,诸王冠,止于宫中行世俗之礼,谓之上头。”《西游补》第十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娘。”
国语辞典⒈ 旧时女子加笄、男子加冠的仪式。引: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西游补·第一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娘。」⒉ 旧时女子出嫁,将头发挽上去结成发髻的仪式。引:《红楼梦·第二〇回》:「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⒊ 娼妓首次接客。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上头入月》:「而倡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上头[shàngtou]⒈ 序列的前端。引:《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⒉ 上面、上边。引:《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宝见哥哥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瑰,并短弩弓箭,从竹籐里射来。」反下头⒊ 主子、上司。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明日上头有行文到府里叫我出兵时,府里知会过来,你只将『带领兵马』四个字,写作『多带兵马』。」《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上头[shàngtóu]⒈旧时女子加笄、男子加冠的仪式。引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西游补·第一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娘。」⒉旧时女子出嫁,将头发挽上去结成发髻的仪式。引《红楼梦·第二〇回》:「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⒊娼妓首次接客。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上头入月》:「而倡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上头[shàngtou]⒈序列的前端。引《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⒉上面、上边。引《水浒传·第一一六回》:「解宝见哥哥将下去,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瑰,并短弩弓箭,从竹籐里射来。」反下头⒊主子、上司。引《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明日上头有行文到府里叫我出兵时,府里知会过来,你只将『带领兵马』四个字,写作『多带兵马』。」《红楼梦·第五八回》:「上头能出了几日门,你们就无法无天的,眼睛里没了我们。」
辞典修订版旧时女子加笄、男子加冠的仪式。南朝梁.萧纲〈和人渡水〉诗:「婉娩新上头,湔裾出乐游。」《西游补.第一一回》:「前日,小月王一个结义兄弟,三四十岁还不上头,还不做亲,小月王替他讨一个妻子,叫做翠绳娘。」旧时女子出嫁,将头发挽上去结成发髻的仪式。《红楼梦.第二零回》:「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娼妓首次接客。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四.上头入月》:「而倡家处女初得荐寝于人,亦曰上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今日香姐上头,贵人将到,你还做梦哩!」[二]ㄕㄤˋ ˙ㄊㄡ shàngtou
辞典简编版上面、上边。 【造句】她在杯子的上头贴着一张可爱的贴纸。主管、上司。 【造句】这件事是上头交代下来的,我们也只是照办而已。
法语dessus、en haut、audessus、supérieurs、autorité、patron
其他释义1.指女子束发插笄,为成年的象征。2.指成亲。3.指娼妓初次接客。4.指男子束发加冠,为成年的标志。
1.二月二龙抬头,收到短信好兆头:幸福快乐开了头,生活甜蜜在心头!事业腾飞无尽头,钞票金元砸上头!亲朋好友常聚首,夫妻恩爱到白头!
2.平旷的草原上头,一片幽渺凄迷,晓光雾霭,氤氲不分,使它们深深地娩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受,好似它们就是亚当和夏娃。
3.“再来瓶烧刀子”,“俺们是自己酿滴米酒,兑了水不上头嘛”。
4.只见导游跟巧克力店的中国小姑娘悄悄说了个数字作为暗号,就算接上头了。
5.这次许伟长来县城,按照工作纪律,由大牛和老顾接上头后,他才出面和城里的地下党洽谈工作,一起察看地形,并暗暗做了一些只有自己看得懂的记录。
6.蓝天在上头,大地在下头,盛夏在前头,秋天在后头,好运在当头,快乐在心头。手机在手头,祝福在里头,祝你高昂头,幸福无尽头!
7.见悟空依旧跪在地上,头深埋,八戒惑然不解。
8.当酒吧间里多少清静下来以后,只见硬汉子彼尔人事不醒地躺在地上,头上裂了个大口子。
9.风还在咆哮着,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大树依旧挺拔,和狂风勇敢地搏斗,在狂风中,还夹着大豆般的雨点,落到衣服上,头上,书包上。我发现雨点是黄色的,原来是泥雨,人们回到家全成“泥人”了。
10.一好像没听说哪个中学向学生开放了读书室,实际上,大多学校有图书室,但大多是向学生紧闭大门,其功用,那就是应付上头检查的,或摆摆门面,有利于招生的。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