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崒
【拼音】:yì zú
【注音】:一ˋㄗㄨˊ
【结构】:屹(左右结构)崒(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高峻貌。屹崒[yìzú]⒈亦作“屹崪”。⒉高峻貌。⒊形容诗文风格雄健。
引证解释⒈亦作“屹崪”。⒉高峻貌。引《文选·郭璞<江赋>》:“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闕竦而磐礴。”李善注:“屹崒,高峻貌。”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清刘大櫆《游黄山记》:“羣峰于絶壑中奋踊以出,其势屹崪。”⒊形容诗文风格雄健。引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綦毋潜》:“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歷代未有。”
综合释义高峻貌。。《文选·郭璞<江赋>》:“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闕竦而磐礴。”李善注:“屹崒,高峻貌。”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清刘大櫆《游黄山记》:“羣峰于絶壑中奋踊以出,其势屹崪。”形容诗文风格雄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綦毋潜》:“诗调屹崒峭蒨,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歷代未有。”
汉语大词典亦作“屹崒”。(1).高峻貌。《文选·郭璞〈江赋〉》:“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磐礴。”李善注:“屹崒,高峻貌。”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总干形屹崒,戛敔背嶙峋。”清刘大櫆《游黄山记》:“群峰于绝壑中奋踊以出,其势屹崒。”(2).形容诗文风格雄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綦毋潜》:“诗调屹崒峭茜,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历代未有。”
其他释义1.亦作'屹崪'。2.高峻貌。3.形容诗文风格雄健。
读音:yì
[yì]
(1)(名)屹(ɡē·dɑ)。同“疙瘩”。
(2)(名)屹(ɡē·dɑ)。小土丘。
(3)(形)〈书〉山峰高耸的样子:巍然~立。
读音:zú,cuì
[zú]
[ zú ]1. 山峰高耸险峻:“崒岩断岸。”
2. 山顶。
3. 突兀。又指高超,出类拔萃。
[ cuì ]1. 古通“萃”。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