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倡三叹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注音】:一ㄔㄤˋㄙㄢㄊㄢˋ
【词性】:成语。
【繁体】:壹倡三歎
词语解释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壹倡三叹[yīchàngsāntàn]⒈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引证解释⒈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参见“一倡三叹”。引《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郑玄注:“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耳。”⒈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参见“一倡三叹”。引《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郑玄注:“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耳。”成语解释壹倡三叹
汉语大词典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郑玄注:“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耳。”参见“一倡三叹”。
出处〖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其他释义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读音:yī
[yī]
(数)“一”的大写。
读音:chàng,chāng
[chàng]
[ chàng ]1. 发动,首先提出:倡言,倡始。倡议。倡导。提倡。首倡(首先提倡)。
2. 古同“唱”,唱和(hè)。
[ chāng ]1. 古代称唱戏的人:倡优。
2. 古同“娼”,妓女。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tàn
[tàn]
(1)(动)叹息。
(2)(动)吟哦:咏~。
(3)(动)发出赞美的声音: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