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拔
【拼音】:tiān bá
【注音】:ㄊ一ㄢㄅㄚˊ
【结构】:天(独体结构)拔(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谓卓然超绝。天拔[tiānbá]⒈谓卓然超绝。
引证解释⒈谓卓然超绝。引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籤·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頽然自放。”
网络解释天拔天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iānbá,是指卓然超绝。
综合释义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籤·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頽然自放。”天拔[tiānbá]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颓然自放。”
网友释义词目:天拔拼音:tiānbá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沉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颓然自放。”
汉语大词典谓卓然超绝。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论文书》:“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七十寿序》:“禹梅传其家学,以气节发为文章,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沈周》:“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拔而颓然自放。”
其他释义1.谓卓然超绝。
1.拔地倚天: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2.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3.拔地参天: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4.天拔凉拔凉的啊,兵器和盔甲都有寒气啊!
5.您老人家已是老天拔地的了,就不要跟年轻人一样忙上忙下。
6.塔身柱天拔地,塔巅红星闪耀,塔基两层为四门十六阶。
7.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
8.金风秋来红枫染,倚天拔地衔月寒。
9.姐姐在农村当农民30多年来,且不说冬天送粪肥的寒冷,春天播籽种的扬尘;也不说夏天锄杂草的炎热,最难的就是秋天拔麦子。
10.有人作过初略统计,《红楼梦》中包括“老天拔地”(老态龙钟)“响快”(见人爱说话)“不中用”。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bá
[bá]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