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
【拼音】:huí yàn fēng
【注音】:ㄏㄨㄟˊ一ㄢˋㄈㄥ
【结构】:回(全包围结构)雁(半包围结构)峰(左右结构)
【繁体】:回雁峯
词语解释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势如雁回转;又相传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回雁峰[huíyànfēng]⒈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势如雁回转;又相传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
网络解释回雁峰回雁峰坐落于衡阳市雁峰区,为八百里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又称南岳第一峰。潇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和衡州八景之首的雁峰烟雨均坐落于景区。海拔96.8米,总面积6.32公顷,地处衡阳湘江西岸,为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区。
汉语大词典又名雁回峰。在湖南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雁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或说其峰势如雁回转,故称。清唐甄《潜书·两权》:“﹝吴三桂﹞退守于衡,不能悔败自厉,乃急于称帝,凿平回雁峰,上登行郊祀之礼。”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六·长沙府》。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势如雁回转;又相传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唐卢仝《萧二十三赵歙州婚期》诗之一:“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唐元稹《哭吕衡州》诗之五:“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在衡州时,课倪茹二子,对句云:人归雁后,思发花前。花药寺前,回雁峰后……盖回雁峰在衡州城南,而花药寺则少北,且是日适人日也,天然巧合。”
其他释义1.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峰势如雁回转;又相传雁至此而止,遇春而回。
1.千年古刹雁峰寺座落于回雁峰上,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高僧在此传经布道。
2.灵麓峰位于衡山七十二峰最北端,为衡山七十二峰尾峰,与七十二峰首峰回雁峰相对应。
3.有回雁峰,传说鸿雁至此不再南飞。
4.今日是南岳书院收徒之日,诸位人杰具是来参加书院考核,闲话不多说了,考核便是以此地为始,回雁峰为终,先到者,择优录取。
5.,栖息于衡阳市区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6.,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7.今日是南岳书院收徒之日,诸位人杰具是来参加书院考核,闲话不多说了,考核便是以此地为始,回雁峰为终,先到者,择优录取。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55309/回雁峰造句
8.,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huí
[huí]
(1)(动)曲折环绕:~旋|~环|~肠|迂~。
(2)(动)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家|~还|~路|~门|~去。
(3)(动)掉转:~马枪|~头|~升。
(4)(动)答复;回报:~信|~礼|~电|~文。
(5)(动)回禀:~报|~禀。
(6)(动)谢绝;退掉;辞去:~绝|退~|驳~|撤~。
(7)(量)指事情、动作的次数:一~|数~。
(8)(量)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第一~|一百二十~本。
(9)(名)回族。
(10)姓。
读音:yàn
[yàn]
(名)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常见的有鸿雁。
读音:fēng
[fēng]
(1)(名)山突出的尖顶。
(2)(名)形状像山峰的事物:驼~。
(3)(名)比喻最高的境界:登~造极。
(4)(名)用于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