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津
【拼音】:huàn shā jīn
【结构】:浣(左右结构)纱(左右结构)津(左右结构)
【繁体】:浣紗津
【拼音】:huàn shā jīn
词语解释即浣纱溪。浣纱津[huànshājīn]⒈即浣纱溪。
引证解释⒈即浣纱溪。参见“浣纱溪”。引唐楼颖《西施石》诗:“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网络解释浣纱津即浣纱溪
网友释义浣纱津,读音为huànshājīn ,汉语词语,意思是即浣纱溪。
汉语大词典即浣纱溪。唐楼颖《西施石》诗:“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参见“浣纱溪”。《汉语大词典》:浣纱溪(浣纱溪) 拼音:huànshāxī(1).见“浣溪沙”。(2).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处。唐司空图《杨柳枝》词:“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清陈维嵩《浣溪沙·投金濑怀古》词:“击絮人才怜伍员,浣纱溪又产夷光,英雄生死系红妆。”(3).水名。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见《浙江通志·山川》引《括苍汇记》。
其他释义1.即浣纱溪。
读音:huàn
[huàn]
(1)(动)洗;洗涤。
(2)(名)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后来借做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读音:shā
[shā]
(1)(名)棉花、麻等纺成的较松的细丝;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厂|纺~。
(2)(名)用纱织成的经纬线很稀的织品:窗~|~布。
(3)(名)像窗纱一样的制品:铁~|塑料~。
(4)(名)某些纺织品的类名:乔其~|泡泡~。
读音:jīn
[jīn ]
(1)(名)唾液:~液。
(2)(名)汗:遍体生~。
(3)(形)润泽。
(4)(名)渡口:~渡|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