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
【拼音】:miè jiàng
【注音】:ㄇ一ㄝˋㄐ一ㄤˋ
【结构】:篾(上中下结构)匠(左包围结构)
【简体】:篾匠
【繁体】:篾匠
词语解释篾匠mièjiàng。(1)用竹子的薄片编制用品的手艺人。篾匠[mièjiàng]⒈用竹子的薄片编制用品的手艺人。英craftsmanwhomakesarticlesfrombamboostrips;
基础解释用竹子的薄片编制用品的手艺人。
引证解释⒈以竹篾编织器物的工匠。引《新民晚报》1990.4.30:“安徽舒城和江苏扬中都是有名的篾席产地,自然有世代相传的篾匠。”
网络解释篾匠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现在篾制工艺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首先要把竹子劈开,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种不同的篾。
汉语大词典以竹篾编织器物的工匠。《新民晚报》1990.4.30:“安徽舒城和江苏扬中都是有名的篾席产地,自然有世代相传的篾匠。”
国语辞典用竹篾制造器物的手工业者。篾匠[mièjiàng]⒈用竹篾制造器物的手工业者。
其他释义1.以竹篾编织器物的工匠。
1.俺们村里人有的是好瓦匠、好篾匠、好手艺人,盖几个房子还是容易的。
2.周坚不习惯跪坐,而且也不舒服,就指导篾匠做了几把椅子桌几,不料却被周尚贬斥为玩物丧志,因此不敢在家中摆,就送给了蔡琰,只有在这里,才能坐坐椅子。
3.圣姑,老篾匠护教不利,恳请圣姑惩处。
4.的也很有几个,知识水平在古代绝对不算低;专业分工很细,有做船身和龙骨的木匠,有做船帆的纺机、缝工,有做索具的绳匠,有做铁钉铁锚的铁匠,还有做船篷的篾匠。
5.年轻时做过篾匠,老了再从超就业,没事便编些竹筐买。
6.在牟定县,现在还有大批匠人在躬身洒汗,散花村、周山村、牟尼村、代冲村,村村有能工巧匠;铁匠、铜匠、篾匠、石匠、缸罐匠,匠匠手艺精湛。
7.不知哪位贵客有空,来老篾匠处打秋风。
8.山村里掌握篾工技艺的人不多,那时的篾匠多是从平原地区过来的。
9.高原先让那个篾匠去竹林里砍几根竹子来,然后制成一条条篾片待用。
10.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爸爸是篾匠妈妈务农。
读音:miè
[miè]
(名)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苇子或高梁杆上劈下的皮。
读音:jiàng
[jiàng]
1.工匠:铁~。铜~。木~。瓦~。石~。能工巧~。
2.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宗~。文学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