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掠
【拼音】:gōng lüè
【繁体】:攻掠
【拼音】:gōng lüè
词语解释⒈ 袭击抢夺。攻掠[gōnglüě]⒈袭击抢夺。
基础解释袭击抢夺。
引证解释⒈ 袭击抢夺。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匈奴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⒈袭击抢夺。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匈奴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
综合释义袭击抢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匈奴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进攻侵略。如:「攻掠敌地是他最拿手的本领。」
汉语大词典袭击抢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以后匈奴统治集团仍时常向南攻掠。”
国语辞典⒈ 进攻侵略。例:如:「攻掠敌地是他最拿手的本领。」攻掠[gōnglüè]⒈进攻侵略。例如:「攻掠敌地是他最拿手的本领。」
辞典修订版进攻侵略,如:「攻掠敌地是他最拿手的本领。」
其他释义1.袭击抢夺。
1.黎明过后阳光刺破大地,沉寂十多天后,魔族大军卷土重来,阴风惨惨,鬼哭神嚎,数万魔物攻掠地,为首的是十位大魔师,三位魔王。
2.若此者数,攻掠之处,已无整土,屠灭之地,再无完族。
3.哥布林为了与另外一个强大势力——红帽子抢夺湖泊,建立了一个部落联盟,由大型部落的首领担任酋长,统一指挥攻掠红帽子。
4.王郢等起事攻陷苏、常,乘船往来,攻掠两浙、福建。
5.七月,苻坚再派大将彭超攻掠江淮,占辟第二战场,占领彭城,秦将俱难、毛当率秦军。
6.日军的战略很明显,进攻部队有意避开银盏坳而直取翁源,再进而攻掠曲江。
7.返迁途中各族胡人相互进攻掠对方,甚至人肉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8.吐谷浑国势渐强盛,时常攻掠骚扰隋边。
9.随后,中国军队各部开始大胆分兵,沿着缅甸境内的交通线一路高歌猛进,攻掠缅北全境。
10.崇祯七年,后金汗黄台吉纵兵入上方堡,军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
读音:gōng
[gōng]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
读音:lüè
[lüè]
(1)(动)〈方〉顺手拿;抄:~起一根棍子就打。
(2)(动)掠夺(多指财物):抢~|~取|奸淫掳~。
(3)(动)轻轻擦过或带过:凉风~面|燕子~过水面|嘴角上~过一丝微笑。
(4)(动)用棍子或鞭子打: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