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奏事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奏事

奏事

【拼音】:zòu shì

【注音】:ㄗㄡˋㄕˋ

【结构】:奏(上下结构)事(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向皇帝陈述事情。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向皇帝奏陈的事情。奏事[zòushì]⒈向皇帝陈述事情。⒉指向丞相陈述事情。⒊向皇帝奏陈的事情。

引证解释⒈向皇帝陈述事情。引《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宋沉括《梦溪笔谈·谬误》:“黄宗旦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於口。”⒉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引《史记·张丞相列传》:“魏丞相相者,济阴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宋孔平仲《孔氏杂说》:“白事丞相,亦可谓之奏事。《魏相传》‘带剑奏事’是也。”⒊向皇帝奏陈的事情。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宦者輒从輼凉车中可其奏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网络解释奏事奏事有面奏和书奏的区分。面奏是具有一定身份等级的大臣和贵族当面向皇帝反映情况、回答咨询或请示。

综合释义向皇帝陈述事情。《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宋沉括《梦溪笔谈·谬误》:“黄宗旦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於口。”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史记·张丞相列传》:“魏丞相相者,济阴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宋孔平仲《孔氏杂说》:“白事丞相,亦可谓之奏事。《魏相传》‘带剑奏事’是也。”向皇帝奏陈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宦者輒从輼凉车中可其奏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汉语大词典(1).向皇帝陈述事情。《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宋沈括《梦溪笔谈·谬误》:“黄宗旦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于口。”(2).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史记·张丞相列传》:“魏丞相相者,济阴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宋孔平仲《孔氏杂说》:“白事丞相,亦可谓之奏事。《魏相传》‘带剑奏事’是也。”(3).向皇帝奏陈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其他释义1.向皇帝陈述事情。2.指向丞相陈述事情。3.向皇帝奏陈的事情。

奏事造句更多 >>

1.前奉皇考敕旨,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理户部题奏事件,伊竟将部务一人把持。

2.所以,听了蓝堇与皇甫青云的对话之后,见二人各自回府了,就转身又回到皇宫,让传宫太监进去禀报,说有要事启奏,事关今日之星象的。

3.珍妃由其胞兄主谋,串通奏事处太监拉官与内外官员的传达处……珍妃住景仁宫,景仁宫首领太监亦在其列。

4.初,河、陇既没于吐蕃,自天宝以来,安西、北庭奏事及西域使人在长安者,归路既绝,人马皆仰给于鸿胪。

5.巡察使率是三月之后出都,十一月终奏事,时限迫促,簿书委积,昼夜奔逐,以赴期限。

6.同年二月,皇帝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

7.于是,高宗出御紫宸殿,宰臣奏事毕,高宗还宫。

8.’方刺史奏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 

9.云中子不语,与纣王告辞后,离了九间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两傍八大夫,正要上前奏事,又被一个道人来讲什么妖魅,便耽搁了时候。

10.云中子道罢,离了九间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飘风,扬长竟出午门去了!两傍八大夫,正要上前奏事,又被一个道人来讲甚麽妖魅,便耽搁了时候。

字义分解

读音:zòu

[zòu]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

读音:shì

[shì]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父母。

奏事相关成语

奏事相关词语

关于奏事的诗词更多 >>

包含奏事的歇后语

上一个:宗事

下一个:尊事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