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上弦,刀出鞘
【拼音】:gōng shàng xián dāo chū qiào
【繁体】:弓上弦,刀出鞘
【拼音】:gōng shàng xián dāo chū qiào
基础解释指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网友释义弓上弦,刀出鞘是汉语词汇,拼音gōngshàngxián,dāochūqiào,指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辞典修订版弓架在弦上准备发射,刀拔出刀鞘准备攻杀。比喻作好了一切的准备。《水浒传.第九五回》:「当下宋兵深栽鹿角,牢竖栅寨,弓上弦,刀出鞘,带甲枕戈,提铃喝号。」
1.因领了三方人马、弓上弦,刀出鞘,金鼓喧天,旌旗蔽日,直至越州城下,叫人传言,请董大王相见。
2.弓上弦,刀出鞘,冷冰冰,阴森森,杀气腾腾!侯君集倒吸了一口凉气,投敢说什么。
3.弓上弦刀出鞘魔法攻击就绪,可谁也没先动手,双方僵持不下。
4.众近卫齐声答应,弓上弦,刀出鞘,提着兵器便跟着阳泉君与蔡泽辚辚闯进了宫中。
5.当晚,华阴县衙内,从大堂到知县大人的住室,十步一丁,五步一役,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虎视眈眈,严阵以待。
6.而且这儿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都是东厂的番子,他们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大瞪着双眼紧盯着过往的行人。
7.再看对面,两万虎威军眨眼间布成阵势,弓上弦、刀出鞘,立马以待。
8.五千兵马分做三列,弓上弦、刀出鞘,跟随张华嫣往苑陵虎威军大寨而来。
9.士兵们旋即弓上弦刀出鞘,严阵以待。
10.蟒全军挂孝,士兵衔枚,弓上弦,刀出鞘,脚步沉重,荡起路上尘土。
读音:gōng
[gōng]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xián
[xián]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读音:dāo
[chū]
(1)(名)用来切、割、削、砍、铡、斩的工具:菜~。
(2)(名)刀形的东西:冰~。
(3)(量)纸张的计算单位;一百张叫一刀。
读音:chū
[qiào]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qiào,shāo
[]
[ qiào ]1. 装刀、剑的套子:刀鞘。剑鞘。
[ shāo ]1. 拴在鞭子末端的细皮条:鞭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