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装
【拼音】:táng zhuāng
【注音】:ㄊㄤˊㄓㄨㄤ
【结构】:唐(半包围结构)装(上下结构)
【简体】:唐装
【繁体】:唐裝
词语解释唐装tángzhuāng(1)中式服装英Chinese-stylecostume(2)唐朝人的装束英dressesoftheTangDynasty唐装[tángzhuāng]⒈中式服装。英Chinese-stylecostume;⒉唐朝人的装束。英dressesoftheTangDynasty;
基础解释(名)传统的中式服装。特点是立领、连袖、对襟或斜襟盘扣。因华人在国外也被称为唐人,衣服故称唐装。
引证解释⒈唐朝人的装束。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翟耆年,字伯寿……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⒉指中式服装。引茅盾《归途杂拾·九龙道上》:“一个个都是青布或蓝布的‘唐装’。”
网络解释唐装(唐制汉服)唐装是中国的一种服饰,指唐制汉服,为汉族服饰系统中一种款式,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或布扣。代表有齐胸襦裙、唐圆领袍、交领襦裙等。
汉语大词典(1).唐朝人的装束。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翟耆年,字伯寿……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2).指中式服装。茅盾《归途杂拾·九龙道上》:“一个个都是青布或蓝布的‘唐装’。”
国语辞典唐朝人的服饰。唐装[tángzhuāng]⒈唐朝人的服饰。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⒉中国式的服装。引《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男子巾帻如唐装。」⒊今服饰界把形式复古,剪裁宽松的服装统称为「唐装」,多以丝绸或麻织为质料,如长袍。
辞典修订版唐朝人的服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中国式的服装。《宋史.卷四八七.外国传三.高丽传》:「男子巾帻如唐装。」今服饰界把形式复古,剪裁宽松的服装统称为「唐装」,多以丝绸或麻织为质料,如长袍。
辞典简编版原指唐朝人的服饰。今指形式复古、剪裁宽松的传统服装。 【造句】在民俗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身着唐装的人表演各种技艺。
其他释义1.唐朝人的装束。2.指中式服装。
1.触及到来人肌肤时,唐装老者心中暗喜,自己一开始就下了杀手,这一记鹰爪发劲凌厉,爆裂迅猛,正落在对方手腕脉门处。
2.片中,身着深蓝色蜡染唐装外加大红色毛线背心的马羚笑容亲切;身着背带裤的刘惠戴着红色镜架眼镜,颇为洋气;身着西装衬衫的吴毅将眼神坚定,表情复杂。
3.因此可以说这种变革,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4.放下包袱展笑颜,穿上唐装迎新年。吉祥话语入春联,精美水果必须甜。兢兢业业忙一年,今天特许你偷懒。话话家常聊聊天,吃吃喝喝全随便。快乐必须看得见,吉祥如意到永远!
5.纯绵的白色上衣,纯绵的黑色长裤,一身唐装的龚永泽从竹林那端不疾不缓走过来。
6.唐装老人胡须干净,看上去淡薄悠远,不急不躁,闻言这才放下了手中的书,朝着西瓜头少女招了招手。
7.这一堆衣服就是大名鼎鼎的唐装,衣服从左向右系,这是汉文明的特征,像云烨刚才从右向左系,这纯粹是野蛮人的标志,披发左衽。
8.路两边,是一顺儿的红色红灯笼、红对联、红唐装、红横幅。
9.丹凤眼,柳叶眉,碧波长发束的高高,用各种精致的发簪装束着,一身蓝白相间的华丽唐装,领子立起让脖子显得更加修长。
10.男子已经年逾古稀,身着一袭得体的黑色唐装,身形略显佝偻。
读音:táng
[táng]
(1)(形)(言谈)虚夸:~大无验。
(2)(形)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名)传说中的朝代名;尧所建。
(4)(名)唐朝。
(5)(名)后唐。
(6)(名)姓。
读音:zhuāng
[zhuāng]
(1)(动)修饰;打扮;化装
(2)(名)服装:服~|男~。
(3)(名)演员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戏~|卸~。
(4)(动)假装:~傻|~蒜|~相|~佯|~腔作势。
(5)(动)把东西放在器物内;把物品放在运输工具上:~船|~车|~货|~料|~箱|~卸。
(6)(动)装配;安装:~订|~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