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宿
【拼音】:zhǐ sù
【注音】:ㄓˇㄙㄨˋ
【结构】:止(独体结构)宿(上下结构)
【简体】:止宿
【繁体】:止宿
词语解释止宿zhǐsù(1)停留住宿英stay止宿[zhǐsù]⒈停留住宿。英stay;
基础解释停留住宿。
引证解释⒈住宿。引《汉书·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隄,因止宿,卢居隄上。”《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常独止宿臺上,昼夜不离省闥,帝闻善之。”《三国演义》第八回:“本欲留将军止宿,恐太师见疑。”⒉指止宿之处。引《宣和遗事》后集:“五国城至均州又五百里,路极艰恶……狐狸悲啸林麓间,微风细雨,殆不类人,鬼火纵横,终无止宿。”
网络解释止宿止宿,是一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住宿。《汉书·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隄,因止宿,卢居隄上。”《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常独止宿臺上,昼夜不离省闥,帝闻善之。”《三国演义》第八回:“本欲留将军止宿,恐太师见疑。”指止宿之处。《宣和遗事》后集:“五国城至均州又五百里,路极艰恶……狐狸悲啸林麓间,微风细雨,殆不类人,鬼火纵横,终无止宿。”止宿[zhǐsù]住宿。《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行五六十里,有一小屋,七人遂止宿于此。」
网友释义止宿,是一汉语词汇读音是zhǐsù,解释是1、住宿。2、指止宿之处
汉语大词典(1).住宿。《汉书·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卢居堤上。”《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三国演义》第八回:“本欲留将军止宿,恐太师见疑。”(2).指止宿之处。《宣和遗事》后集:“五国城至均州又五百里,路极艰恶……狐狸悲啸林麓间,微风细雨,殆不类人,鬼火纵横,终无止宿。”
国语辞典住宿。止宿[zhǐsù]⒈住宿。引《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隄,因止宿庐居堤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行五六十里,有一小屋,七人遂止宿于此。」近留宿
辞典修订版住宿。《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行五六十里,有一小屋,七人遂止宿于此。」
其他释义1.住宿。2.指止宿之处。
1.兼程趋贼砦,距十里许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
2.未至十里,止宿,榜示胁从者,许自首免罪,过三日以从逆论。
3.日暮,士马疲极,当止宿,又本受卓节度宿广成,秣马饮食,以夜进兵,投晓攻城。
4.一路兼程,星夜止宿,不止一日,终于来到信州地面。
5.至亢父,或言百官疲倦,可且止宿;上不听,复行十里,宿任城,去桃城六十里。
6.丸私写其文要,更设房室,纳诸年少,饮美酒,与止宿,行文书之法。
7.这日,因贪赶路程,过了投宿之处,无所止宿。
8.堂的左右,有两间卧室,左边是自己居住的,叫隐求室,右边是接待朋友的,叫止宿寮。
9.一医止宿病家,半夜屎急不便,乃出于一箱格中闭之。
10.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读音:zhǐ
[zhǐ]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
读音:sù,xiǔ,xiù
[sù]
[ sù ]1. 住,过夜,夜里睡觉: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hè)。宿营。
2.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
3. 平素,素有的: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
4. 隔夜的,隔年的: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
5. 姓。
[ xiǔ ]1. 夜:一宿。两宿。
[ xiù ]1. 星座: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