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
【拼音】:huì shì
【结构】:會(上下结构)試(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会试huìshì。(1)科举时代,聚合各省举人在京城进行的考试。
网络解释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载,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网友释义会试是科举考试方式之一,为较乡试高一级的考试。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相当于唐宋的礼部试(省试)。会试之称始于金朝,元、明、清沿用。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考试内容重经义,轻诗赋。明清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国语词典古代科举制度,乡试第二年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师应试,称为「会试」。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會合。會審。會話。
2. 多數人的集合或組成的團體:會議。開會。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會。省會。
4. 彼此見面:會面。會見。
5. 付錢:會賬。會鈔。
6. 理解,領悟,懂:會心,體會。
7. 能,善於:會游泳。會英語。
8. 機會,時機,事情變化的一個時間:機會難得。
9. 一定,應當:長風破浪會有時。
10. 恰好,正好:會天大雨。
11. 一小段時間:會會兒。
[ kuài ]1. 總計:會計(①管理和計算財務的工作;②管理和計算財務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