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
【拼音】:pú yù
【注音】:ㄆㄨˊㄩˋ
【词性】:名词。
【结构】:璞(左右结构)玉(独体结构)
【简体】:璞玉
【繁体】:璞玉
词语解释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璞玉[púyù]⒈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基础解释1.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2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3.隐士。
引证解释⒈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引《韩非子·喻老》:“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宋黄庭坚《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元杨弘道《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復然,璞玉敢期於再献。”⒉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引宋曾巩《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金元好问《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清黄鷟来《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臺上坫,枯桐孰辨爨餘音。”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网络解释璞玉(汉语词汇)璞,古人是说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这是指蕴玉之石。也可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王逸竹的《梦中梦》里尚有璞玉之角,以玉美之,确有深意。
汉语大词典(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韩非子·喻老》:“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晋葛洪《抱朴子·仙药》:“服玉者寿如玉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宋黄庭坚《休亭赋》:“献璞玉而取刖,图封侯而得黥。”元杨弘道《投蓝田县令张伯直启》:“死灰有意复然,璞玉敢期于再献。”(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宋曾巩《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挂尘榻空含情。”金元好问《答潞人李唐佐赠诗》:“泥途终自拔,璞玉岂虚捐。”清黄鷟来《喜晤郭劲草》诗:“璞玉弃为台上坫,枯桐孰辨爨馀音。”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他还是一块毫未经过雕琢的璞玉,比起那些光滑的烧料玻璃珠子,不知高到什么地方去了。”
国语辞典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如:「青少年有如璞玉,待经琢磨可成大器。」璞玉[púyù]⒈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例如:「青少年有如璞玉,待经琢磨可成大器。」
辞典简编版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 【造句】这个年轻人的资质有如璞玉,待经琢磨必可成大器。
英语uncut jade and unrefined goldunadorned beauty
其他释义1.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2.比喻尚未为人所知的贤才。
近义词 顽石
1.她纯洁朴实,犹如璞玉浑金一样。
2.只要是所有人都很有兴趣追求的东西,我就没兴趣。相反那种未经挖掘的璞玉,从发掘,打造到炒作,要怎麼样全凭我个人的本事。
3.如果说城市里的人们的心,已经是千凿百琢的钻石,给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仰望,那家乡乡亲们的心就是未经雕琢的璞玉,蕴含着美好和善良,贴近了他们,你会感到那种虽不炽热,但却暖心的温和。
4.他是爱你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蜜的话,只是来确定爱人是否在乎自己。我觉得他不会太大的改变。这样的男人就像一块璞玉,很美。玫瑰虽然让人动心,但是面包更实惠。
5.你发现我这璞玉,而我提高了你的品位。
6.所谓浑金璞玉,加以雕琢,日后必绽放异彩。
7.欢迎广大书友进入浑金璞玉全文阅读。
8.一位在海珠板块奔走多年的资深楼市记者说,金碧都市广场犹如一块珠联璧合的璞玉,其热销是情理之中的。
9.已迷失在你的世界,一遇见你思绪混乱;牵着你手永不分散,未来的路一同实现;风风雨雨同舟共济,不离不弃一生相依。我会爱你如璞玉,把你呵护在心间!
10.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璞玉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璞玉并请玉工剖开它。
读音:pú
[pú]
(1)(名)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
(2)(名)比喻人的纯真本质:归真反~。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