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
【拼音】:fēng sāo
【注音】:ㄈㄥㄙㄠ
【结构】:風(上包围结构)騷(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风骚fēngsāo。(1)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2)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3)形容女子秀丽、俊俏。
基础解释风骚fēngsāo∶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网络解释风骚(汉语词语)风骚,《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它们同被视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流。对后世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俗语常指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综合释义风,《诗经》〈国风〉。骚,《楚辞》〈离骚〉。风骚指诗文之事。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轻佻的样子。多指妇人而言,兼有俏丽之意。《红楼梦.第三回》:「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風騷[fēngsāo]形容举止轻佻放荡。【造句】她举止大胆轻浮,大家都认为她是个风骚的女人。風騷[fēngsāo]风情。【造句】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各自卖弄风骚,招引蜂蝶。
法语excellence littéraire、la littérature、séduisant、fascinateur、charmeur、aguichant、coquet
国语词典风,《诗经》〈国风〉。骚,《楚辞》〈离骚〉。风骚指诗文之事。
读音:fēng,fěng
[fēng]
[ fēng ]吹。 【组词】:春风风人、有寒疾不可以风
[ fěng ]1.勸諫;諷諫。
2.泛指勸說。
3.諷誦。
读音:sāo
[sāo]
1.刷馬。
2.指用手撓。
3.騷擾;動亂。
4.憂愁。
5.詩體的一種。即楚辭體。
6.專指《離騷》。
7.泛指詩文。參見“騷文”、“騷壇”。
8.淫蕩。
9.指雄性的牲畜。參見“騷牛”、“騷馬”。
10.舊時兒童取羊後脛膝輪骨決勝負的用語。
11.通“臊”。腥臭。
12.通“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