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阔
【拼音】:xī kuò
【注音】:ㄒ一ㄎㄨㄛˋ
【结构】:希(上下结构)阔(半包围结构)
【繁体】:希闊
词语解释1.稀疏;稀少。2.长久。3.不平常;罕见。4.指久别的情怀。希阔[xīkuò]⒈见“希阔”。
引证解释⒈亦作“希濶”。⒉稀疏;稀少。引《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宋朱熹《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四》:“境内观寺鐘鼓相闻……而先王礼义之宫所以化民成俗之本者,乃反寂寥希阔,合军与县仅有三所而已。”⒊长久。引《汉书·礼乐志》:“春秋乡射,作於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者,但闻鏗鎗,不晓其意。”《宋史·礼志二十》:“五代以来,正衙既废,而入閤亦希阔不讲,宋復行之。”⒋不平常;罕见。引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於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羣起而誚之。”宋周密《齐东野语·省状元同郡》:“至淳祐甲辰,省元徐霖、状元留梦炎皆三衢人。一时士林歆羡,以为希阔之事。”⒌指久别的情怀。引《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王矩》:“矩省奏,为杜灵之,入船共语,称叙希濶。”
网络解释希阔希阔,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稀疏;稀少。
综合释义亦作“希濶”。稀疏;稀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宋朱熹《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四》:“境内观寺鐘鼓相闻……而先王礼义之宫所以化民成俗之本者,乃反寂寥希阔,合军与县仅有三所而已。”长久。《汉书·礼乐志》:“春秋乡射,作於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者,但闻鏗鎗,不晓其意。”《宋史·礼志二十》:“五代以来,正衙既废,而入閤亦希阔不讲,宋復行之。”不平常;罕见。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於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羣起而誚之。”宋周密《齐东野语·省状元同郡》:“至淳祐甲辰,省元徐霖、状元留梦炎皆三衢人。一时士林歆羡,以为希阔之事。”指久别的情怀。《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王矩》:“矩省奏,为杜灵之,入船共语,称叙希濶。”
汉语大词典亦作“希阔”。(1).稀疏;稀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宋朱熹《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四》:“境内观寺钟鼓相闻……而先王礼义之宫所以化民成俗之本者,乃反寂寥希阔,合军与县仅有三所而已。”(2).长久。《汉书·礼乐志》:“春秋乡射,作于学官,希阔不讲。故自公卿大夫观听者,但闻铿鎗,不晓其意。”《宋史·礼志二十》:“五代以来,正衙既废,而入閤亦希阔不讲,宋复行之。”(3).不平常;罕见。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之。”宋周密《齐东野语·省状元同郡》:“至淳祐甲辰,省元徐霖、状元留梦炎皆三衢人。一时士林歆羡,以为希阔之事。”(4).指久别的情怀。《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王矩》:“矩省奏,为杜灵之,入船共语,称叙希阔。”
其他释义1.见'希阔'。
读音:kuò
[kuò]
(1)(形)(面积)宽;广阔
(2)(形)阔绰;阔气;有钱:摆~|他~起来了。